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

ID:43763677

大小:380.50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9-10-14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_第1页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_第2页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_第3页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_第4页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姚辉:民法总论(精品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法总论姚辉参考书目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李永军.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龙卫球.民法总论(修订版).2002.柳经纬主编.我国民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代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民法的概念关于民法的制度语源,学者普遍达成的共识是,近代民法一语,是从古代欧洲的罗马法之Juscivile一语沿袭而来,直译即为“

2、市民法”。古罗马的市民法,因应了当时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程度的古代罗马社会,而其演变为今天意义上作为基本部门法的“民法”,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同时代和社会的民法,就其本质特征和主导方面来说,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市场经济关系的反映,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条件。迄今,民法已经发展成为调整世界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包括民法典和其他一切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又可称

3、为广义上的民法,包括《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债与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公司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票据法等。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三编制:第一编:人。包括婚姻家庭法。第二编: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包括财产分类、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包括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担保物权和时效制度。德国民法典五编制:第一编总则;第二编债权;第三编物权;第四编亲属;第五编继承。我国民法典草案(2002年12月22日)九编制: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法;第三编合同法;第四编人格权法;第五编婚姻法;第六编收养法;第七编继承法;

4、第八编侵权责任法;第九编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二、民法调整人身关系《民法通则》的定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民商合一:我国法律上并不存在的法、德、日等国那种商人、商行为和商法概念。商行为并不独立于民事行为,商法也只有实质意义上的,而且也不构成一个与民法并列的法律部门。民商分立:现代商法规范的存在形式已经具有了多样性,现代民商法关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他见解: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解不应绝对化,也

5、不应影响商法规范的存在和发展。由于民法商法化、商法民法化已经使得民商法的关系愈加密切,在构建现代民法体系时,民商合一并不否认商法以单行法规的形式独立存在,民商分立并不意味着必须制订单独的商法典。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传统含义已经过时,不能用两者的传统含义来界定包括民商法规范的现代私法体系。民法的法源法律渊源(德语为Rechtsquellen,英语为thesourcesofthelaw),即法的表现(存在)方式,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订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是实在法规范体系所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民法的渊源1.宪法2.民事法

6、律3.国务院发布的民事法规、决议和命令4.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5.国务院各部委的规范性文件6.地方性民事规范7.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一)宪法1。问题的由来及现状(1)学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基本权第三人效力,等(2)立法:物权法“违宪”之争(3)实务:齐玉苓案、地域歧视案,等等2。宪法学者眼中的民法3。民法学者眼中的宪法4。民法与宪法的关系:实然与应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

7、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二)民事法律民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民事立法文件,是我国民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民法通则》在民事法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目前基本的民事

8、法律,其效力仅次于宪法。此外,重要的民事法律尚有《合同法》(1999)、《物权法》(2007)《侵权责任法》(2009)等。(三)行政法规关于行政法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