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

ID:43770635

大小:397.7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4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_第1页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_第2页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_第3页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_第4页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金农,钱塘人,字寿门,一字司农,生于康熙二十六年,卒于乾隆二十九年。生前别号甚多,是“扬州八怪”中极富典型性一位。他的绘画以明快、强烈、古朴、雄强而著称于世,并将绘画与书法融和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与“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不同,金农绘画的题材多样,除了画竹、梅、鞍马、道释外,尚有许多散碎题材,他自称为“杂画”,其中包括花卉、山水等。这些绘画题材,金农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往往是信手拈来而神采自在其中,这是八怪中其他的画家所少能比拟的。而且他开始作画时,已经步入老年,之后乂频频更换作画的题材,这形成了一个绘画史上耐人寻味的现象。张

2、庚《画征录》云:“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良由所见古迹多也。”李斗《扬州画舫录》:“年五十,侨居扬州,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根据当时iffli史中的记载,金农于五十多岁之后时开始着意于作画。这和现存金农有纪年的书画作品是能够相互印证的。在此之前,金农已经定居扬州,并且依靠卖文和卖字为生,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文人和书法家操起画笔,开始绘画生涯的呢?“予初画竹,以竹为师,继又江路野梅,不知世有丁野堂,又画东骨浅析金农绘画题材的转变金农,钱塘人,字寿门,一字司农,生于康熙二十六年,卒于乾隆二十九年。生前别号甚多,是“扬州八怪”中极富典型

3、性一位。他的绘画以明快、强烈、古朴、雄强而著称于世,并将绘画与书法融和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与“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不同,金农绘画的题材多样,除了画竹、梅、鞍马、道释外,尚有许多散碎题材,他自称为“杂画”,其中包括花卉、山水等。这些绘画题材,金农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往往是信手拈来而神采自在其中,这是八怪中其他的画家所少能比拟的。而且他开始作画时,已经步入老年,之后乂频频更换作画的题材,这形成了一个绘画史上耐人寻味的现象。张庚《画征录》云:“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良由所见古迹多也。”李斗《扬州画舫录》:“年五十,侨居扬州,从事

4、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根据当时iffli史中的记载,金农于五十多岁之后时开始着意于作画。这和现存金农有纪年的书画作品是能够相互印证的。在此之前,金农已经定居扬州,并且依靠卖文和卖字为生,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文人和书法家操起画笔,开始绘画生涯的呢?“予初画竹,以竹为师,继又江路野梅,不知世有丁野堂,又画东骨利国马之大者,转而画诸佛,时时见于梦寐中……”[1]。可见金农的作画颇有阶段性,而竹是他一系列绘画题材中的第一个。金农是非常看重自己的竹画的,在晚年曾将画竹时的题记文字汇编付梓为《冬心先生画竹题记》。在序文中,曾提到他专心画竹是的来源:冬心先生……始学画竹

5、。前贤竹派,不知有人。宅东西种植修篁,约千万计,先生即以为师。其实除师法造化之外,金农的竹画有着长期的积累,并非照他自己所说:“前贤竹派不知有之。”事实上,画竹题记中多次提到优秀的前代画家作品,其中有唐代张立、宋朝徐履、苏轼、元代赵孟頫、沈周的伯父沈贞吉等众多名迹。这些记录分明地表明了金农的竹画并非从天而降,虽自称“不学而能”,但前贤竹派已经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不仅是前人,与金农同时代的扬州画家也给了他很多启发,比如当时的画竹名家郑板桥。画竹题记中有所记述:兴化进士郑板桥,•……十年前予与先后游广陵,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也。又善画竹,雨梢风籀,不学而能。……君

6、素性爱竹,近颇画此,亦不学而能,恨桥板不见我也。这里提到的郑燮对金农的开始绘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O这就不得不提到郑燮和扬州的书画市场。当吋的扬州,作为全国漕运枢纽和盐业交易的中转站,给…大批艺术家的生存和发展制造了条件优厚的温床。致使本地、外地许多的职业艺术家在扬州吟咏不去,鬻书画以自给。郑板桥也是当时被吸引到扬州城的众多文人之一。他于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他三十一岁正值盛年时到扬州卖画,并持续了十多年左右。这十年中,郑板桥虽然屡屡出游,但他的兰竹作品产量非常多,而且在扬州的市场上已经站住了脚,有了很高的声名,这很好的反映在存世的画迹中。雍正十年壬子(173

7、2年),郑板桥赴南京参加乡试,得中举人。其后,郑板桥乂于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至乾隆六年辛酉(1742年),入京候补官缺,次年为范县令,并兼署朝城县。自郑板桥离开扬州,扬州的兰竹市场就失去了一位顶尖的画家。虽然在扬州画坛能作兰竹题才的画家另有其人,但在崇尚名家的社会风气中,郑燮的离开,无疑造成了竹、兰市场的货源的缺乏。金农在郑燮离开扬州后未几年,即开始竹画的创作我认为不是偶然的。前人眼中的金农都是:“性逋削”或者“迂古”,但是从金农i纶的经历和他的处世态度及应变之法来看,他实际上是一个迂而不腐,食古而不泥古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