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文化

泉州历史文化

ID:43783782

大小:6.37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10-14

泉州历史文化_第1页
泉州历史文化_第2页
泉州历史文化_第3页
泉州历史文化_第4页
泉州历史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泉州历史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地域文化二、民俗风情泉州历史文化学员:入职的经纪人目的:了解泉州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拓宽知识面。课时:2课时。一、地域文化泉州、鲤城、温陵等地名的来历,关帝庙文庙等重点文物介绍地名历史泉州地名来历泉州,泉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隋朝初,因为“地开三尺即见泉”而得名,其所管辖范围,相当于福建全省。明代福建有“八府一州”;清代福建的“九府二州”。城因山得名“泉州”。泉州别名鲤城。这是因为她的城郭形似鲤鱼而得名的。 唐朝时的泉州城,规模只有三里左右,称“子城”。到了南唐时,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郭,规模一下子

2、从3里增加到20里,称“罗城”。宋朝郡守游九功在罗城以南靠近晋江的地方,筑起一道438丈的长墙,称“翼城”。 直到元朝,“扩罗就翼”,就是把罗城南城墙拆掉,将城区扩大到翼城,并把它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周围30里的上宽下狭的长形城郭,鲤鱼的样子终于出现,鲤鱼城才算形成。温陵,这是一个形象概括泉州地形气候的地名:《南安县志》说:“泉州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唐诗人韩翭称泉州气候,“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一些有名的古泉州人,常以温陵自称,如北宋泉州开元寺高僧戒环,称温陵禅师;温陵之名,始于

3、唐代。刺桐,这是由泉州海交史发达而成的一个别名。史称泉州五代环城植刺桐,故名刺桐城,简称桐城。刺桐,历史上是举世公认的泉州的市树。晋江:晋代时,中原的士族为避战乱,南渡长江,逃入闽南,定居于今晋江两岸,即将这条河流取名为晋江,晋江地名也因之而命名。洛阳江: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造成了中原汉人的两次大规模南迁。石狮: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出洋的必经之地,当地凤里庵前建有一石亭,内有观音坐像,外有一对石狮子,民间俗称“石狮亭”,人们常相约在此聚会,商人以之指向路标,久而久之,

4、石狮就成地名。南安:古时候,福建是个后开发地区,相对于战乱频繁的中原地区,政局稳定,而泉南一带更为安定。“南疆安定”是当时人们公认的事实,后来设立郡县即以“南安”明之,沿用至今。安溪:南唐时,因为“境内溪水清澈”命名为清溪县;宋朝时,因为方腊起义于浙江睦州清溪,官府忌讳与之同名,改名为“安溪”,一直沿袭至今。清源山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

5、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主要风景介绍:老君造像——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造像。《道德经)石刻群——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留有五千言《道德经》。少林寺——泉州少林寺,亦称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据《西山杂志》载,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南北少林同源一宗。泉州少林寺座落在清源山之东岳山麓。历代高僧名师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一千多年来,古寺历尽沧桑,从唐代

6、到清代,历经三兴三废。开元寺——清源山风景区人文景观众多,其中,中外驰名的开元寺是闽南规模最大的古刹,全寺占地7万平方米。大殿奉以传为唐玄宗“御赐佛像”释迦牟尼居中的五方佛,为闽境梵刹所仅见。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叫仁寿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唐朝时期,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三、文武双星——关帝庙、文庙关帝庙关帝庙,原

7、名通淮庙,有1000多年的历史。关帝庙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也称“通淮关岳庙”.配祀历代著名忠武将士24位,左为三义庙,奉祀刘、关、张、配祀孔明、赵云,右为崇光先殿,奉祀关羽三代祖先。文庙又称孔庙。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古城泉州历来书院林立、文风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泉州府孔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现存大型宋代建筑之一。四、天后宫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位干泉州市区天后路,素

8、有“温陵圣庙”之称。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妈祖,“海之女神”,宋代莆田湄洲岛人氏,原名林默。泉州概况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辉煌历史“海上丝绸之路”与“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