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

ID:4379408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_第1页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_第2页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_第3页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_第4页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林立(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当前,我国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尽管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对策存在着不足。应从提高对青年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整合力量,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加以弥补。还需关注和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失业青年的沟通,满足失业青年就业需要。【关键词】青年失业;对策不足;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08)02-0136-2005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对外公布《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

2、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就业数量上,“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为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其中,“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在就业质量上,“青年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大部分青年就业无保障,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O[1]青年就业是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青年不充分就业或失业将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另外,青年不充分就业或失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将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尽管在青年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但从目前看来,这些对策收效甚微,我国青年失业问题依然相当严峻。因此,笔者拟对当前我国青年失业问

3、题对策进行解析与再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政府关注度有限我国政府虽未回避青年失业问题,但长期以来给予的关注却相当有限。尽管近年来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学界到政府基本上已达成将我国的发展战略由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就业增长优先的共识,但遗憾的是,政府在关注失业问题上,往往将目光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身上,集中在“4050”人员身上,而对我国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失业群体,至今还停留在公众的视野之外。即便是现有的些关注也主要集中在近些年出现的应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上,尚未将焦点触及整个青年失业群体。学者孙立平将这一部分群体称为“新失业群体”

4、,另有学者称其为“2030”人员,舆论界有时称之为“啃老族”。在孙立平看来,政府在关注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同时,必须予以青年失业群体足够的关注。因为,“第一,在一些地方,"新失业群体,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的人数;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群体将会成为我国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的关注与扶持,“新失业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比下岗失业职工与“4050”人员更为不利的局面。因为,下岗职工、“4050”人员尚能享有政府给予的种种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但对“新失业群体”而言,其所能享有的就业优惠政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

5、这个意义上说,“新失业群体”是一个比下岗职工和“4050”人员更为弱势的群体。因而,政府在青年失业问题上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整个社会发展战略的考虑上,应更加强调'面向下一代的发展',切实改善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2](二)政策实施重点停留在消极的事后救助在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都将政策实施的重点放在为失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上,忽视对就业机会的提供,换而言之,即政府政策尚未从消极的事后救助及时转变到积极的就业帮扶上。政府在失业问题上仅充当消极的事后救助角色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扮演起保障失业人员生活和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双重角色。因为提供生活保障只能在一定程度

6、上减轻失业者的痛苦,而提供就业机会却能够阻止失业恶性复制,促进失业人员重新就业。这既可以减轻失业人员的心理压力,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又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的人力资源,推动社会发展。青年失业群体年富力强,学习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浓厚,若政府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适当的实习岗位,并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帮扶,青年失业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员都能有业可就。因此,今后政府应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等方面向青年失业人员倾斜,侧重于考虑如何实现促其就业功能的最大化。(三)缺乏对社会力量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青年失业作为结构性失业的一部分,其形成和经济结构转变、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问题

7、的解决既不可急于一朝一夕,也不可片面依靠政府力量。“多项研究成果表明,社会合作者的介入有利于加强青年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因为社会合作者在决定青年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必要时,政府还可向社会合作者进行咨询,共同开拓青年稳定就业的出路,这样将有利于社会各方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共同改善青年的劳动条件。”[3]当前,我国在青年失业问题的解决上过于依赖政府力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区等各种社会力量、资源在这方面所能发挥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发掘,导致企业参与不够、就业与职业培训脱钩、培训目标偏离市场需求,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