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ID:43800342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_第1页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_第2页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_第3页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_第4页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市管县体制降低行政效率、增加行政成木、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为实现行政层级山层级化向扁平化过渡,提高行政效率,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市管县的改革越来越紧迫。市管县体制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强县扩权,取消市县分等,推行省管县,实现市县平级,在推行改革屮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词市管县省管县区域经济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1市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

2、下发文件提出合并地委行政公署,推行市管县体制改革试点。首先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撤销所有的地区而改建市,原地区所辖的县归地级市领导。随即在全国推行市管县体制。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3个,其中地级市283个,占地级行政建制总数的85%;地级市所领导县的数量占全国县级单位总数的70%以上,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市管县体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至此,也形成了我国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行政层级管理体制。纵观国内外的行政层级的设立,我国是世界上行政层级最多的国家。四级行政层级制度的设立时基于当

3、时的具体国情,我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四级行政层级制度有利于政府的行政管理①。虽然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具体国情不同,行政层级的设立也有很人的差别,但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总体状况及其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趋势。市管县体制在改革之初顺应了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趋势。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对于统筹城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市县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行政体制已不适合时代的发

4、展,成为当前我国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障碍。2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市管县作为-种行政组织制度,不仅存在管理方面的缺陷,也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2.1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在行政效率方面,根据管理扁平化理论,在组织的领导层和执行层之间的过渡层级应当尽量简化,这样可以使决策最快地传递至底层,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中间管理层级的减少,领导层能清晰地掌握组织的运行状况。同样管理扁平化理论适用于行政机构中,层级越少,越有利于命令的准确传达,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市管县降低了中央、省的决策命令向基层的传达速度和效率,影响了上级政府对

5、基层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反馈。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的传达越来越快捷方便,通讯的及时有利于上级行政掌握下级的动态,有利丁•提高行政效率,使上级扩大管理弧度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及时性,快捷性,更加要求信息的传达要冇直达性,屮间层级的存在只会降低行政效率,市管县体制已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其次,市管县体制增加行政审批的手续、时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审批手续的繁多,严重制约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县政府缺乏一定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许多的行政权限需要向上级政府请

6、示批准,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发挥。第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县政府需要更多的资金、资源来发展木区域内的经济,需要更多的决策权限来改革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行政层级由层级化向扁平化过渡,减少中间层级,扩大管理弧度,提高行政效率,成为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地级市在履行对所在县的管理职能时,制定的行政决策,无法兼顾到各县的具体情况。在市领导县的体制屮,市处于屮心地位,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医疗文化水平往往处于优先的地位,导致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得城乡居民

7、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许多领导为在有限的期限内,做出明显的政绩,往往集中力量大力建设市的基础设施,发展市域经济,截留县的冇限资源,甚至利用县的经济发展资源资本来建设地级市,出现所谓的“市压县,市刮县”“小马拉大车”的现象。2.2引导经济能力不足地级市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文化中心,医疗卫生及第三产业服务中心,物资资料,工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中心。在经济文化上对区域内具有聚集力,向心力和吸引力。而县城也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其经济职能更偏向于对农业的服务,为农业提供工业支持,同时加工农产品,是农业物资的聚散地。随着经济的

8、发展,县城作为区域屮心的职能逐渐完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工业产品,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就全国范围来说,县城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农民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等需求。地级市和县的经济辐射范围和关联度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但市管县体制,在政治制度上将市的经济腹地扩大,削弱了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