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

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

ID:4380196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_第1页
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_第2页
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史为鉴一一浅谈淞沪抗战以史为鉴浅谈淞沪抗战“阅不尽六朝古都往昔繁华Z景,看不够金陵三千年王侯Z梦。”走进六朝金粉的南京城,了解她绚烂与痛苦交织的丿丿J史,感受其虎踞龙盘的非凡气势,追忆她天翻地覆的变革历程。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和政权再次建都,多少叱诧风云的人物在此留下自己的踪迹。如今往昔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早已作古唯有这座古城在此历经风雨沧桑,静静的向人们诉说着她的历史。自公元1840年,中国步入她的近代历史以來,南京这座六

2、朝古都也几经沉浮,到1937年时,这里已成为屮华民国的首都。古老的中国而临着近百年來最为凶恶的一个敌人——与自己仅一衣带水Z隔的日木。自1868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日本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战略。1894年9月口木发动甲午中口战争;1900年6月跟随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15年5月9H逼迫北洋政府及袁世凯签订“二"一条”,史称五九国耻;1928年又先后制造了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继而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炮火;1932年在长春扶植清废帝溥仪制

3、造了伪满洲国;1935年又逼迫国民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华北危机口益严重,到1937年R军乂在华北和华东先后制造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至此中国的全面抗战正式开始,屮华民族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刻。1937年8月9日,口军官兵二人闯入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士兵当场击毙。几天后,中国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早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屮国共产党就发表抗日通电,7月17口,蒋介石也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口军在上海的进攻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及四人家族利益,迫使其进行抗战,虽然

4、最终未能阻止住敌人入侵的步伐,但具屮涌现的诸如谢晋元麾下的“八百壮士”的英雄形象却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激励人们为抗战胜利而前赴后继。1937年11月12口,上海市区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作为抗战初期四大会战Z—的淞沪会战,南京国民政府及蒋介石是下了血木的,当时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集结了85个粘锐师,共计约七十五万余人,占当时国民政府所辖兵力1/3强。这一方面是由于五年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给国民政府敲响了警钟。当年下关江而口舰一声炮响,国民政府顿感无力抵扌当,第二天便宣布迁都洛阳。此次不说要一雪前耻,至少

5、也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上海是蒋介石起家的地方,近代以來列强干涉中国革命也大都发生在上海。因此,这次蒋介石同样希望通过上海抗战引起欧美列强能够从中斡旋、调停。所以,即使在日军已掌握战场主动权,并且突破屮国守军防线行将合围上海之时,蒋仍无意从上海撤军,乃至最终留下“八百壮士”孤悬敌后,所考虑的乃是“国际观瞻”o殊不知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不町能因中国而与口本交恶。希望由国联出而干涉只是蒋的一厢情愿。淞沪会战是抗H战争屮第一次规模空前的重要战役,也是抗H战争屮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前

6、后历时三个月,日军投入兵力28万人,死伤7万;中方先后投入兵力75万余人,伤亡达30余万。从战术上讲,淞沪会战将儿I•万大军放在儿乎无险可守的江河湖沼地带,暴露在口军陆、海、空优势火力Z下是十分危险的。凶此造成的重人伤亡对对保存抗战力量及稍后的南京保卫战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然而从战略上讲,淞沪会战及稍后的南京保卫战却在无意中改变了日军的主要作战方向。使其由华北转向华东,正如蒋百里将军在《国防论》及其他著作中所阐述的对日战略。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Id不应步步退让,而要主动的实施全面抗战,

7、化H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顾及占领区,从而使H军无法达到其“以战养战”的H的。第二,主动出击丄海口军,迫使口军进攻方向由东北一华北一华中一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由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川沿江的山地湖沼地形,抵消日军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方面的优势。虽然「I军并没有沿平汉线长趋武汉的作战计划,但是中国却不可不防这步。蒋介石主动将东线变成为主力战场,有着后勤与指挥的实际需要。因为国军的主力与补给,多数來自长江以南地区,当时的陆路运输能力,在日木空军的压力下,无法支持大军在北部的作战。但是若在上海作战,不但地

8、理较近而11长江即是运输的动脉,这里也是蒋介石的地盘所在,就近指挥,比较灵活方便,在华北战线就会出现严重鞭长莫及的指挥问题,石家庄行营就是在各军协调困难,指挥失当的情形下,在混战中沦陷的。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进行持久抗战,通过时间消耗和拖垮日本。具体做法是: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湖南、四川交界处,和口军进行相持决战。淞沪会战也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了人量厂矿金业和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