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磊--毕业论文

余磊--毕业论文

ID:43802167

大小:194.5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4

余磊--毕业论文_第1页
余磊--毕业论文_第2页
余磊--毕业论文_第3页
余磊--毕业论文_第4页
余磊--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磊--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代码:学号:200940705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黔莓I号快繁外植体的筛选学院:凯里学院专业:生物科学班级:09生物科学学生姓名:余磊指导教师:任峻2013年3月12日目录摘要:II关键词:IIAbstract:IIKeywords:II1•前言11」草莓的简介11.2研究和发展前景1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2实验器材33黔莓I号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33」组培对象33.2培养基的配制33.3培养基的灭菌53.4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53.5外植体的组织培养53.6培养结果和数据统计(见表二)54分析和结论74.1污染和褐化问题的分析7

2、4.2试验结果的分析74.3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9黔莓I号快繁外植体的筛选余磊(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09生物科学)摘要:草莓是一种种植广泛的经济类植物,其杲实鲜美,内含丰富的维生素C,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为扩大生产和改良品种,研究草莓的快速繁殖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来选育适合的外植体,为良种的选育提供参考。关键词:草莓;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Abstract:Strawberryisawidelycultivatedeconomicplants,thefruitisdelicious,containsrichvitaminC,i

3、saveryhighnutritionalvalueoffruit.Toexpandtheproductionandvarietyimprovement,rapidpropagationtechnologyofstrawbeny,theuseofplanttissueculturewereselectedforthebodytoprovidereferenceforbreeding,breeding.Keywords:strawberry;planttissueculture;explants1•前言1.1草莓的简介草莓乂叫红莓、洋莓、地莓等

4、,它的拉丁语学名:FragariaananassaDuchesne;屈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是一种红色的水果,具冇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作用,种植广泛。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杲树,杲实貝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山,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丰富维生索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与此同吋,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草爸冇许多品种,在适合在贵州栽培的较少,而黔莓I号以其优异的特性渐渐取代了原來的退化的品种。黔莓I号品种来源:'黔莓I号'草莓是由'章姬'与'法兰帝'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⑵。具冇如下特征特

5、性:属早熟品种。生长势强,分篥性屮等,匍匐茎发生容易。叶大近圆形,绿色,托叶浅红,无叶耳。花序连续抽生性好,粗壮,梗长,花朵大,白色,两性花,花数8〜12枚,雄蕊19〜22枚,花萼双层,宿萼绿色,主萼平离副萼反卷,萼心凹陷,除萼容易。果实圆锥形,红色,光泽好,果肉橙红色,髓心白色、小,果实完熟后髓心略有空洞,果尖着色易,萼下着色较慢,种了黄绿色,凹陷。果肉质地韧,味清香,风味酸甜适口。单果重26.4克,单株产量290.4克。耐寒性、耐热性及耐旱性较强。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9%,糖含量7.78%,可滴定酸0.45%,Vc含量92.34mg

6、/100g,果实駛度较好,储运性较好。栽种也是较为简单方便,技术难度不犬,都适用于农皿和犬棚栽种,所以推广起来也较为容易,因此在贵州得到较大发展。1.2研究和发展前景植物组织培养是本世纪初开始,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并在德国植物学家G.Haherlarld提出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1904年)”的设想指导下,经许多学者努力开拓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⑶。根据细胞理论,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纽•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我国兴起和对较晚,于70年代的育种才掀起高潮。但不可否认,自诞生以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应用研究屮

7、已显示出很好的潜力和效果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也越发的广泛⑸。草莓组织培养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去病毒、快速繁殖和种质冷藏等方面,植物脱毒和离体快速繁殖也是口前应用最多、最有效的一项组培技术⑹。国内对草莓离体培养与再生研究己有许多报道,但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及植株再生率都较低,影响了草莓体细胞胚状体的应用。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影响草莓体细胞胚状体诱导及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耍集中在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培养方式与环境等方面;比较突岀的是无糖组织培养,由FI本千叶大学古在丰树教授研究开发的一种

8、新的植物组培技术⑺。我国现阶段的理论研究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组织培养技术用于商品开发起步较晚,设备落后,理论研究不够透彻,研发项目不多,技术应用更少。在推广应用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