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

ID:43804914

大小:4.01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4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_第1页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_第2页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_第3页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_第4页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讲:魏晋以来的制度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轮复习第4讲魏晋以来政治制度变迁阶段特征1、魏晋:中华文明的曲折2、唐宋:中华文明繁荣(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制度完善(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新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旺(3)文化上,世界领先3、宋元:中华文明继续发展(1)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由分裂割据、政权并立走向新统一;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超前代,经济重心实现南移(3)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封建生产方式扩散(4)文化上:新儒学—理学;市民文学;科技高峰4、明清:中华文明由盛转衰(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重农抑

2、商政策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4)文化上,文化专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文艺繁盛;科技停滞归纳主干知识1、表格法2、比较法3、清单法中央地方选官制度魏晋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魏晋以来政治制度三省体制(形成)州、郡、县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完善)道、州、县科举制分化事权文官通判制度路、州、县三级中书省;宣政院行省;宣慰司;废丞相权分六部三司分权军机处理藩院;改土归流三大地方管理制度比较(见《优化方案》)1、分封制2、郡县制3、行省制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世卿世禄制养士军功制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演变特点:1、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2、门第社会到平民社

3、会3、血统标准到到才学标准小结: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秦朝:御史大夫;监御史(2)汉朝:刺史制度(3)北宋:通判监督知州(4)元朝: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5)明朝:中央都察院,地方提刑按察使司;另设厂卫特务机构基本认识:小结:地方管理制度演变1)周朝的分封制2)秦朝的郡县制3)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东汉州、郡、县4)唐朝道、州、县制5)宋朝路、州、县制6)元朝的行省制度;宣政院、宣慰司、澎湖巡检司7)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8)清朝的“改土归流”;理藩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