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概论

ID:43810805

大小:28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15

分析化学概论_第1页
分析化学概论_第2页
分析化学概论_第3页
分析化学概论_第4页
分析化学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析化学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返回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学科性质、任务、作用、分析方法分类等;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特点,减免措施;掌握精密度和准确度定义、作用及其关系;了解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定义、可疑数据的取舍及相关计算;掌握有效数字概念及运算规则。返回第一章绪论§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的进展返回§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一、分析化学的任务二、分析化学的作用三、分析化学学习目的返回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量各组成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

2、可分为:定性分析(Qualitativeanalysis)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结构分析(Structuralanalysis)一、分析化学的任务返回在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上;与化学有关的各科学领域,如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凡涉及化学现象,在其研究过程中必用到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在生活实践中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有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眼睛”之美誉。二、分析化学的作用返回三、分析化学学习目的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测定的方法,树立准

3、确的量的概念;运用化学平衡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研究素质。返回§1-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分析化学的进展一、分析方法的分类二、分析化学的进展返回一、分析方法的分类划分依据不同,种类不同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一)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二)方法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微量分析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四)分析目的例行分析仲裁分析(五)返回(一)分析任务分类定性分析(qualitativeanalysis)鉴定

4、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结构分析(structuralanalysis)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返回(二)分析对象分类无机分析(Inorganicanalysis)对象是无机物,通常鉴定试样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有机分析(Organicanalysis)对象是有机物,组成元素主要是C、H、N、O、S等,但结构复杂,分析的重点是官能团分析和结构分析。返回(三)方法原理分类

5、化学分析(Chemicalanalysis)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分为滴定分析(或称为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法两大类。仪器分析(Instrumentalanalysis)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声)为基础,借助于特殊的仪器,形成各分支学科(光学、电化学、热、色谱、质谱分析法等)。返回化学分析法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气化法沉淀法返回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吸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

6、振波谱法等等电子探针和离子探针微区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电重量分析法电容量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返回(四)试样用量分类方法试样质量试液体积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0.1g0.01~0.1g0.1~10mg<0.1mg>10mL1~10mL0.01~1mL<0.01mL区别于被测组分含量高低(质量分数的大小):常量组分(>1%)、微量组分(0.01%~1%)、痕量组分(<0.01%)返回(五)分析要求分类例行分析(Routineanalysis)一般化验室对日常生产中的原材料或产品的分析

7、,又称常规分析。仲裁分析(Arbitralanalysis)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权威部门用指定的方法,准确测定,进行裁判原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也称裁判分析。仲裁分析对分析方法和结果准确度要求很高。返回二、分析化学的进展(一)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三次变革(二)分析化学发展趋势返回(一)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三次变革二十世纪初,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分析化学从技艺发展成为科学。分析天平的出现二次大战前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

8、新材料科学等发展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分析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返回(二)分析化学发展趋势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限更好的选择性/更少的基体干扰更高的准确度/更好的精密度更完善的多元素(分析物)同时检测能力更高的分析速度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接下)返回(接上)更完善可信的形态分析更小的样品量要求且实现微损或无损分析原位(insitu),活体内(invivo),实时(realtime)更大的应用范围,如遥测或特殊环境中的分析返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