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

ID:43859936

大小: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6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_第1页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_第2页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_第3页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_第4页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式熊:金石铁笔仁者寿时光飞逝。拙著《金石铁笔仁者寿?高式熊》前年夏天出版时,高式熊先生还被我戏称为“90后”。今年元月以来,上海连着开了两场高式熊书法篆刻展,展品几乎都是新作。媒体鲜见对作品的评论,却爱在高龄上做文章一一96岁!我才惊觉,高老已是“95后”了。高式熊是当今海上书坛集年长、身健、望高于一身的书法大家,其篆刻艺术也成就斐然、影响甚大。他的一生,从小精彩至今。严父名师熏出童子功高式熊是“怀揣文房四宝来到人世”的。父亲高振霄,人称“高太史”,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赏加侍讲衔。9岁时,高式熊正式接受启蒙教育一一跟着父亲学习儒家经典、古典文学和书法。从此,这个小

2、儿子就一直在父亲身边,一对一教与学,从《三字经》《百家姓》读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像煞专职研究生……环境绝对好,有利条件那么多,就看自己要不要学!”高振霄教子,身教多于言传。每天天不亮起床,早餐前要写两张楷书、两张隶书。父亲临摹碑帖时,还没睡醒的小式熊恭立在对血盯着看,这叫“练字先练眼”。长大后,他擅写隶书,常常对人说:“我的隶书,是看我父亲书写看会的。”吃了早饭,是雷打不动的上课时间。父亲教的是四书五经、唐诗、楚辞等等。线装本的书,一个课程要读400字到500字。中饭后,便是写字,父子俩在一个房间里各写各的。2点开始读书,直到5点才下课。天天如此,“训练绝对严格,也没

3、有礼拜天的”。20岁不到,每个月就要由父亲出题目做论文。根据父亲的精心安排,高式熊习书法,从学欧阳询《九成宫》入门,临写了20多年,楷书还临欧阳询的《皇甫君碑》、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圣教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等;小楷学唐人写经、赵孟?等;行书临《集王圣教序》《兰亭序》等,晚年则喜爱鲜于枢行草书;隶书临《礼器碑》《张迁碑》等;篆书临《石鼓文》《峰山碑》《泰山碑》等,英中仅《石鼓文》就临了百余通。高太史要求儿子学习《说文解字》,为日后学习书法和篆刻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他最喜欢帮父亲在书法作甜上打图章,觉得特别好玩。图章打多了,不免手痒,想自己什么时候也刻一方试试。学写篆书

4、、认识篆文后,他更喜欢印章了。他小小年纪就对《说文解字》着迷,原因Z—正是“篆书可以用來刻图章”。家里来来往往的客人非常Z多,不少是清朝遗老(颇有几位还拖着长长的辫子),可以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当时,几乎所有上海书画界的精英都露过面,有不少还是常客。其中,就有篆刻家、收藏鉴定家张鲁庵。鲁庵先生每次拣出一些印谱,附一份清单,打个包,派车送到高家。高式熊看完,只要打个电话,他就再派车送来一包,换回看完的那包。“都是价值连城的名家印、古印啊,我却可以随便翻翻白相相。我是很有眼福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不多,能把??鲁庵收藏的所有印谱全都看过的,除了我,只有陈巨来、方介堪、叶潞

5、渊几个人。”高式熊成了张家的常客。他所用的图章石头、刻刀、印泥、印谱纸等等,也都是张鲁庵提供的。张鲁庵甚至在自己书房为他安放了一张写字台,房门钥匙给他,让他自由进出。他把习作拿给张鲁庵看,先生从来不敷衍他,更不会颠倒黑口哄他,每次都直接指出习作中的毛病;有时先生也把自己的作品给学生看,耍他挑毛病,学生耍是不敢直说,先生会不高兴。还有一位篆刻大家,是与高家同住四明村的王福庵,一个星期要碰头两三次。高式熊经常拿了写好的印稿、刻好的图章去王府,向福老请教。对于高式熊的作品,福老完全是讲实话,缺点绝不放过,要求按修改意见改正,甚至重刻。曾经有一枚印章,刻了蘑、蘑了刻,改刻了四五次才

6、过关。“那是真正的批评,他从来不哄人。”高式熊崇拜王福庵,用心向学,久而久之,他临福老的章儿可乱真。在名师的悉心指点下,高式熊从临摹秦汉、浙派到邓石如、赵Z谦、吴让之、黄牧甫、吴昌硕、赵叔孺、王福庵和陈巨来等名家,博釆众长,终于自成一格。1945年冬天,25岁的高式熊把多年来刻的印编成一册《篆刻存景》。这是他的印谱处女作。西泠印社最年轻的社员1947年,高式熊跟着王福庵去杭州,怀着景仰的心情,走近西泠印社。拾级而上,孤山顶上的四照阁茶室,露天摆开了好几桌,大家坐在那里喝茶、谈艺、吃饭……27岁,他成了当时最年轻的社员之一。入社仪式,是在挂有丁敬画像的仪式厅里举行的。新社员都

7、要向丁敬像行三鞠躬礼。次年初,张鲁庵、秦康祥二位发起,为西泠印社篆刻一部《西泠印社同人印传》。治印的最佳人选,当然首推高式熊。对于高式熊来说,学印己这么多年,二十七八岁,确实也到独立刻一部作品的时候了。王福庵获知张鲁庵、秦康祥、高式熊三人要“弄点功课做做”,而这功课竟是为西泠同仁治印传,大为赞同。名单很快确定了,分工自然也是明确的:张鲁庵提供印石、连史纸、印泥,秦康祥负责文字编写等文案工作,高式熊负责篆刻。说起这分工,高式熊历历在目的是“张鲁庵的一箱箱右头”。物力雄厚,做起事来就少了后顾之忧。秦康祥把每一位社员的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