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ID:43881155

大小: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6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_第1页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_第2页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_第3页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_第4页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大学新生心理基本特征描述:要求独立,依赖父母。喜欢交往,缺乏技巧。追求时尚,鉴别力低。期望值高,能力欠佳。情绪异变,稳定性差。一、克服松劲思想,激发新的动机新生入学后,学习上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进了大学好像入了保险箱,身心放松,不思进取;二是担心不适应大学生活,过度紧张,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动力。需要产生动机,动机生发勇气和力量。因此,针对大学新生学习目的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等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教育,使之确立新目标,激发新的学习动机,是新生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二、讲究方法,学

2、会学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因而尽快帮助大学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尤显重要和迫切。大学的学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入学后新生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课学习阶段,主要开设哲学、法律、人生哲理、外语、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公共必修课程,由于对学习此类课程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新生易产生与自己设想的大学学习相差太大、知识重复以及学而无用的感觉。特别是对大学的自主性学习以及教师的粗线条的讲课方法、自主式的学习指导方法等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什么都想看,都想学,却什么也看不好、学不好,因而成绩提高

3、不大,热情受挫,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厌烦等情绪。我们应该向新生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阅读,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恰当的学习方法。三、消除孤独苦闷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刚步入高校的新生,因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重或轻,或多或少地产生孤独和焦虑感。1、产生孤独苦闷的原因分析第一,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新生精力旺盛,但心理状态不够稳定,情绪波动较大。他们时而心血来潮,干劲充足;时而又软弱无力,无精打采。这种过分的活跃和懒散、兴奋和呆滞的交替,常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和烦恼。第二,生

4、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学时代,生活的环境比较狭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共同的语言、相投的性格形成了一种密切团结、友爱、和谐的氛围和环境。进入大学后,师生来自四面八方,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园构成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使其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再加之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相互交往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某种心理上的敏感、谨慎、戒备,不会交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的信心和基本的社交技能,过度担心交往中暴露自己的不足而自卑、自闭。不少新生出现怀旧感,有心事不向大学同学倾诉,而是写信给中学的老同学。在强手云集的大学班级里,高中时学习优

5、秀的优势所带来的口豪感与优越感却在新环境中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的挫折、自卑和无奈。由此产生了对环境的不适应和思想苦闷、忧郁。第三,多数大学新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欠佳。中学时期,他们大多居住在家,即使寄读学校,也离父母较近。为了考取大学,家长们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不少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步入高校后,他们离开了父母,没有了生活的“拐杖”,过去形成的依赖感一时还难以摆脱,遇到小小的生活问题也往往一筹莫展无所适从,自怨自艾,这更加深了他们的孤独和苦闷。第四,不少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期望值过高。入学前,他们

6、憧憬着如画的校园,浪漫的生活。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目标失落感。因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因而处于苦闷之中。2、消除孤独苦闷的对策首先,要及吋引导新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只要有希望,有期盼,就会产生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要关心、爱护、帮助新生,与之谈心,交流思想,关心疾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帮助贫困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对交往有障碍的学生予以心理的疏导;对确立更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学生给以专业学习的指导等。其次,教给新生调节情

7、绪的方法,使之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调节的方法有:第一,理智调节。当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时,能理智地控制,以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第二,转移调节。就是根据需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方面上。第三,激励调节。就是采取口我激励的方法调节口己的情绪。再次,要努力使新生正视现实,正视自我,既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盲目自大,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悲观失望。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用理智驾驭情感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比例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随着青少年性早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年级大学生恋爱的比例直线攀升,据调查,56%的学生承认有恋

8、爱对象,大部分是与过去高中同学保持的恋爱关系,还有到大学后新交的恋人。在这种环境中,那些没有谈过恋爱的学生甚至会被当作另类而感到压力。正是由于不懂爱情时却涉足爱河,所以恋爱的成功率很低,而恋爱屮的当事人应对失恋的承受力又极低,由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