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

ID:43886414

大小:24.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_第1页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_第2页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_第3页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_第4页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力转换今年4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这是我省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后,迎来的第四个国家级战略规划,标志着我省在国家高层次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动力转换的新时期。加快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是河南创新发展的关键。激活人才要素,建设国内一流人才集聚高地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我省人才队伍呈现出总量与人

2、口基数不匹配、结构性短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应依托郑洛新自创区,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构建一流人才环境,大力汇聚海内外人才资源。一是激发人才活力动力。郑州、洛阳、新乡三市是我省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体系最完备、创新成果最显著的区域,集聚了全省53%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47.6%的科技人才资源。要发挥现有人才优势,紧抓中央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机遇,加快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业的落后观念和制度障碍,为人才“松绑”,使人才“名利双收”,促进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

3、发。二是强力推动招才引智。围绕郑洛新自创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站在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建设“人才特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郑州“1125”聚才工程、洛阳“河洛英才”计划、新乡人才集聚计划等政策作用,尽快出台郑洛新自创区人才规划和相关政策,多措并举,加快建设人才集聚度高、技术创新度强以及产业融合度好的“人才特区”,构建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汇聚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突破重点领域,促进

4、产业聚势蝶变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近年来,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实现翻一番,但我省创新能力和投入水平在全国仍位于中后列。因此,要围绕郑洛新自创区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加大创新投入,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加快形成竞争优势。一是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在郑洛新自创区具有优势的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强化原始创新、材料创新、集成创新的全链条设计,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效率,推动产业成群成链发展,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在基因检测、增

5、材制造、航空航天、先进机器人等一些未来竞争重点领域,瞄准技术变革速度快、颠覆经济模式潜力大的重大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重大科技攻关,抢占发展先机和未来竞争制高点。二是积极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快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平台,实现郑洛新自创区范围内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型企业。未来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行业龙头企业对整个

6、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应大力推动“互联网+”在制造业企业中的深度应用,培育发展一批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实现由单一生产向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售后等一体化服务的转变。加快开放创新,汇聚发展强大合力目前,我省企业开放式创新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利用省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借力缩小创新差距,支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一是加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支持自创区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

7、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政、产、学、研”等多部门参与的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或引进技术成果在自创区转化,支持企业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标志性新产品。二是深化对外科技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研发中心在示范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培育壮大基因检测、航空航天、先进机器人等高端产业提供强力支撑。进一步加强''省、部、院”合作,支持国家科研院所以及创新型企业到河南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建立转化基地。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海外技术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孵化器等,吸引使用当地创新资源。三是

8、完善开放合作政策体系。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文化、经贸合作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加快制定开放合作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外资研发机构纳入河南区域创新体系的方式,建立吸纳境外优质创新资源的新渠道、新机制,为引进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提供便利环境。实施双创引领,构建良好创新创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