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创新教育比较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

ID:43925007

大小:13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16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_第1页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_第2页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_第3页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_第4页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创新教育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创新教育比较徐辉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电话:(023)6825447568252328一、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与提升民族的竞争力(一)创新教育的早期发展特点:早期的创新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活动,主要是一种研究活动,以研究发明家或某些天才人物的个性为中心,研究他们的事迹、总结传播他们的经验。1921—1923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Terman,lewisMcadison):创造力与智力呈非正相关性。1926年,哲学家,约瑟夫·沃拉斯(Josephwallas)提出沃拉斯模式:创造过程包括:准备、沉思、启迪和求证四个阶段。1938年,美国纽约BBDD广告公司副经理奥斯本(

2、AlexF.Osborn)发明了发明技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在IBM公司举办了创造性工程培训班。1945年,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创史人魏特海墨(M.Wertheimer)出版了《创造性思维》,提出创造是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提出创造性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设了一门新课:创造学。1950年,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ilford)发表演说:“心理学家研究的问题是创造性的个性”。1955年,泰勒(C.W.Taylor)在美国犹他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创造型科学才能的讲座”,1964年编制了“创造过程调查表”。60年代

3、,麻省华裔教授李跃磁建立了“创新中心”。创新教育早期发展的几点启示:1、创新教育在早期阶段都是一些零星行为、个人行为,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更谈不上国家创新系统。2、从起源看,创新教育不是从学校内部产生的,他起源于社会、公司和企业。3、创新教育进入学校系统最先是进入高等学校的,然后向中等学校和初等学校延伸。(二)五十年代以后随着二战以后世界二元政治格局的形成,原苏联和美国分别在各自国内开展了创新教育。1、原苏联:以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赞可夫、马赫穆托夫、达维多夫等人在原苏联中小学倡导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维果茨基:智力最近发展区理论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2

4、、美国:以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南特、里科福、布鲁纳等人在美国中小学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在高等教育领域,原苏联和美国都大力提倡高等院校与工厂、公司和企业的合作。结论:都未建立起国家创新系统。3、日本:技术立国政策及其失败。(三)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一系列的公共机构(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和一系列的公、私立的工厂、公司和企业以及一系列的开发机构所组成的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全面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组织或网络。国家创新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系统缺失。系统缺失,当前主要

5、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大学和工厂、公司和企业联系不够,知识流通不畅;2、国家强力资助的基础研究方向和产业界正在进行的应用开发研究方向不相匹配;3、学校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不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大批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四)世界各国创新系统概览1、美国:1989年,“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日本:1992年,“科技基本计划”;3、欧盟:1993年,“科技发展与研究框架计划”4、巴西:1994年,“工业竞争力支持计划”5、中国:1999年6月,朱镕基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中国建立国家创新系统1)成立了以朱镕基为首的科教兴国领导小组2)宣布到2000年底国家投

6、资50个亿建立国家创新系统3)确定了未来15年我国重点发展的八大创新领域: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等4)国务院决定拨专款6亿在今后3年内为中科院聘请300名优秀的海外科学家5)在高等教育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6)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长江学者计划7)从99年起每年评选100名三十五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骨干,国家连续5年资助其教学和科研8)从1999年起国家每年评选100篇具有创新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如留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国家连续5年资助其教学和科研二、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一)关于“创新”的全面理解首先,“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说的,这派生出“创业”与“守业”之别。但

7、“创”与“守”、“新”与“旧”又是继承与发展的扬弃、辨证关系;“创新”本身还有“量变”与“质变”、“渐进”与“飞跃”之别: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次,“创新”同意于“创造”;“创新”也同意于“革新”;“创新”还含有“开创”、“开拓”、“更新”之意:“创新”是一个包含多重含意的概念。再次,从创新领域讲:(1)心理精神层面的创新;(2)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创新:创新是无处不在的概念。(二)关于“创新教育”的全面理解1、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开创性的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为基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