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ID:43929616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7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以科学教师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比赛为案例,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阐述了提高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技能的策略。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初中化学青年教师科学实验是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科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和检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鼓励科学创新、开发科学潜能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科学实验对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激励和引领作用,是亟待妥善解决的一个问题。2011年4月和7月,某市分别组织进行了初中学生和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实验技能比赛,参赛对象来自该市的

2、各县(市、区)经过选拔推荐的初中八年级学生和中小学科学教师或实验管理人员。笔者应邀担任评委工作。比赛中学生和教师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令与会专家无不心情沉重,并对当前初中科学的实验教学感到十分焦虑,深感提高青年科学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迫在眉睫。本文以这2次比赛为例,结合初中青年科学教师实验操作和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利推进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工作。1初中青年科学教师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经各县(市、区)选拔推荐,进入市初中组比赛的选手为22人(均为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分4组进行内容为“用高猛酸钾制氧气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的比赛,每一组由3位专家对

3、5〜6位选手进行考评,考试时间为45分钟,主要是考查选手玻璃弯管的制作、科学实验基本操作和书写实验报告等能力。比赛中,教师的实验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1实验过程缺乏计划性科学实验的谋划和安排是达成实验教学目标的保障,它跟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关,决定了实验效果的成败。科学实验的活动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图1所示的几个阶段:从上述过程可知,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应先确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如本次比赛选手应先明确实验的主题,再根据实验主题、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构思实验原理、装置、操作及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当对实验各个环节思路清晰、可能出现的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后,方可动手

4、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做好器材的整理,现象的分析,并形成结论。在本次比赛中,绝大多数选手刚拿到试题就急于动手实验,既不进行实验器材的清点,也不进行实验的装置和操作的构思,急于求成,实验过程中手忙脚乱,操作无序,导致错误频频出现。1.2实验操作缺乏规范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集多个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一体。本次比赛表明:青年科学教师对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随意性较大、规范性较差。(1)铁架台的使用:比赛中铁架台使用不规范的占70%以上。铁架台是固定和支持反应装置的工具。使用时,铁架台所固定仪器的重心应落在铁架台的底座中心附近,以防止装置倾

5、倒;铁夹使用时长柄应在下,短柄在上,以防止仪器脱落;夹持仪器时松紧应适度。比赛中,大多数选手对铁架台的使用要求不明确,如图2所示,铁架台的底座的放置方向随意,铁架台上固定的反应装置重心远离铁架台的底座中心,少数选手铁夹使用时短柄在下,缺乏安全性和规范性的意识。(注:本文中选用的图片,全部拍摄于比赛现场)占23%。使用纸槽的目的是让药品全部落在试管底部,防止因试管管径过小或试管壁湿润时,药物洒落在试管外或粘在试管壁上。纸槽用纸质较硬的小纸条对折而成,对折后纸条的宽度一般小于试管的直径,便于药物送入试管。比赛中,部分选手因纸槽过大或过小,如图3所示,导致操作困难或使

6、更多的药物洒落在实验台上。(3)制取氧气的装置:比赛中制取氧气装置不规范的占72%。实验室安装制取氧气的装置,一般应从左至右、自下而上有序地连接,装置中酒精灯、试管、导管等各种仪器基本保持在一个平面上。由于试题设置不提供玻璃弯管,只提供了1根约50cm的直玻璃管,绝大多数选手就把玻璃管截为2段组装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也有少数选手直接利用50cm的直玻璃管连接试管,如图2所示,安装的装置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都较差。极少数选手制作了玻璃弯管,但安装的装置弯管方向随意,如图4所示弯管向上,如图5弯管向前,甚至个别选手在加热过程中,不断地在转动试管。(4)排水法收集氧气:一

7、次性按要求能顺利地完成2瓶氧气收集的占63%;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有错误的占27%。制取氧气的装置安装完毕后,在确认装置无误、灌满水的集气瓶已倒置在水槽中等一切实验准备工作就绪后,再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较均匀地逸出时,开始收集气体;当观察到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表明集气瓶中已充满气体,然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集气瓶迅速正放于实验台上,紧接着收取第2瓶氧气。比赛中,大部分选手难以把握制取2瓶氧气应取用高猛酸钾的多少,收集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就进行加热,收集时不会判断集气瓶中的水是否排尽,1瓶氧气收满后不能及时进行第2瓶气体的收集等等

8、,一系列不熟练的操作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