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

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

ID:43934275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_第1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_第2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_第3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献学复习总结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春秋三传:《左传》、《公羊》、《穀梁》刘向: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分校经传、诸子、诗赋三大类书,总撰各书叙录。后来又别集众录,谓Z《别录》。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继承其工作,集六艺群书,编着《七略》。刘向父子在校勘学、目录学上皆有开创,能够广考众本,提要钩玄,洞明流变,促进了书籍的普及,对后世影响很大,是我国目录学创始人。后受汉成帝Z命对图书进行系统整理,订正讹误,补脱删衍,剔其重复,整理成定本。对那些同类文献尚未结集者,则辑为定型文献,如《楚辞》、《战国策》、《列女传》等都是利用现成文献编集而成。2.

2、今古文经学今古文经学: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楚汉相争Z后,大量书籍毁佚,一些经典依靠今文经师口耳相传,以隶书著之竹帛,成为所谓今文经书。古文经的则是流传下来或重新发现的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的经书古本。今古文经书差异很大,彼此有异文。篇章也有不同。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允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今文家”和“古文家”的相互对立,是从西

3、汉哀帝时开始的。今古文学Z争虽始于西汉末年,但其争斗的高峰却在东汉。而在这场斗争屮,却是古文经学日益抬头,在民间流传甚广,并逐渐占据优势。直至郑学起,经今古文才。趋近混于一同.到清末,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时起时伏的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上,在经书屮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都不相同。今文经学近于哲学,强调“经世致用”;古文经学近于史学,讲究考

4、据。在东汉,两者Z间还有有神论与无神论、政治与学术的区别。但从纯学术的观点来看,今文经说有异说,古文经学中也有异说,谁也不能算解释五经的权威,更不能说谁得了孔子的真传。今古文经的区别大致有下列几点:一、今文经学以六经皆孔子所作,系托古改制之书;古文经则以六经皆史。二、今文经学家崇奉孔子,认为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古文经则崇奉周公。三、今文经学家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斥纬书荒诞,谓六经皆史,主考据。东汉时期,经今古文学的争论,其实质问题是谁是经学的止统和如何统一经学的思想。今文经学既己立于学官,士子也依赖学习今文经入仕,朝臣

5、又通过学习今文经而获位,因此古文经学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术一旦跟政治利益结合起来,学术问题也就成为政治问题To正因为此,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由单纯的对书籍本身的不同看法,扩大到了学术思想、学派体系、政治观念和社会地位等诸方面,几乎贯穿了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仅对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屮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善本善本:《石林燕语》和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中指错误少、不残缺的本子,这是学术标准上的善本。但后世在文物意义上也将有文物价值的本子如古本、孤本、罕传本、名家手稿、名家手批手校,或者名家写有亲笔题跋的本

6、子归为善本。张之洞《軸轩语》中另为“善本”下过一个定义,徘徊于价值与学术之间。“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钞。”前两条仍是学术标准上的善本,第三条则是文物意义上的善本。学术意义上的善本可归纳为八个字:精注精校,不缺不讹。这个概念基本上不受时代早晚限制,而且经常表现为后出转精。2.四校法四校法:陈垣在《元典章校补释例》第四十三的“校法四例”中所举的四种校讎学基本方法,即对校法、他校法、本校法、理校法。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Z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二为本校法:以本

7、书前后互证,比較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三为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Z书校Z。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四为理校法:推敲事理以定是非。四校法是对前人尤其是清儒校勘方法的系统总结,影响极大。&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继编年体、传记体之后出现的第三大史书体裁。它以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为起端,是一种以记事为主,每事一篇,独立标题,自具首尾的编纂形式。因为它专记一事,始末了然,故称之为“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以简练的文字,将各个历史事件的全貌集中

8、反映出来,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有巨大作用。袁枢创造纪事本末体裁后,续作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如《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等继承发扬了这一体例。2.试评述古史辨运动。民国以来,西洋的治学方法和新史观不断的输入,更y当时屮国知识分子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