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电阻总结

压敏电阻总结

ID:43941148

大小:85.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压敏电阻总结_第1页
压敏电阻总结_第2页
压敏电阻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压敏电阻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压敏电阻根据异常过电压特性的不同分类:1、浪涌抑制型:是指用于抑制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等瞬态过电压的压敏电阻器,这种瞬态过电压的出现是随机的,非周期的,电流电压的峰值可能很人。绝大多数压敏电阻器都属于这一类。2、髙功率型:是指用于吸收周期出现的连续脉冲群的压敏电阻器,例如并接在开关电源变换器上的压敏电阻,这里冲击电压周期出现,且周期可知,能虽值一般可以计算出来,电压的峰值并不大,但因出现频率高,其平均功率相当大。3、高能型:指用于吸收发电机励磁线圈,起重电磁铁线圈等大型电感线圈中的磁能的压敏电压器,对这类应用,主要技术指

2、标是能量吸收能力。参考文献(压敏原理):1、ZnO压敏瓷主輕高非线性形成机理》(1987年博丄论文)2^《ZineOxideVaristor》(IEEE.ElectriealInsulatconMagazineD.CVOL1.91.P50)二、ZOV的几个最为重要的电性能参数:(1)非线性指数a推导公式:电压比(ct值)u=KiaR静=11/匚R动=du/diu=R动/R静du/u=udi/i积分再展开后Inu=ciInKi最后可得"=Kia髙压系产詁的cz值在60〜80之间中压系产品的a值在35〜58Z间低压系产品的a值能做

3、到45就很不错了非线性指数a值不应该一味求高,应该更注重漏电流的稳定性。(2)漏电流(IL)用10mA肓流电流加电60秒的方法对漏电流的稳定性进行考核。在测棗时VlOmA电压会逐渐升高,如果它在60秒内变化了+10%,再测fi-K80%VlmA下的漏电流,这时通常IL值会上漂,如果它上漂+10%以上,也可认为它的热稳定性不好。(3)限制电压比(Vp/Vl)业内做得最好的产品可将这个比值做到1.2,通常在人规模牛产时将它控制在3.4就很好了。当然,松下样木的水平是1.6,行业也公认其为1.6,但我作者认为这个要求给的太宽。⑷通流

4、容量关于通流变化率,通常耍求产品的4VlmA<±3%;AV/O」mA<±4%,作者很注AV0.1mA的变化率,因为如果产品在通流后电压比变得很大,漏电流很大,在使用中是很危险的。(5)能量耐量国内产站很难做到2msx10次80A/cm2的通流水平。主要原因是国内的被银焊接工艺太差了,⑹解剖分析笫一组:用丙酮浸泡24小时的方法來考核绝缘性能和耐湿性能,要求浸泡后自然干燥,VlmA压敏电压、80%VlmA下的漏电流IL无变化;第二组:用85OC±5OC热水浸1小时,考核耐湿和高温特性,要求漏电流无漂移现象,通常的产品都有测不稳压敏

5、电压和漏电流变人并微漂的现象,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这也是使用者的要求;第三组:用15%能流容易的8/20Ms波和2ms波能量耐量,分别对产品进行10次小脉冲冲击,这种冲击是单向的,既耍求它无变化还要求它无极性,通常会冇一些变化,但只要在1%以内都认为合格,这也是使川者的要求。(7)电容量因为应用于直流电路中,所以电容量不重要三、压敏电阻的选取压敏电压选取:实际电路的电压值,一般应使用下式进行选择VmA=av/be式中:a为电路电压波动系数,一般取1.2;v为电路直流工作电压(交流时为有效值);b为压敏电压误差,一般取0.85:

6、c为元件的老化系数,一般取0.9:B.通流量的选取压敏电阻所吸收的浪涌电流应小于产品的最人通流量。四、压敏电阻器的结构特性压敏电阻器与普通电阻器不同,它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制成的。图1・22是压敏电阻器外形,其内部结构如图1・23所示。引线边界层mi22图M3压敏电阻器的内部结构如果电器设备耐压水平Vo较低,而浪涌能最乂比较人,则可选择压敏电压VlmA较低、片径较大的压敏电阻器;五、压敏电阻的串联和配对压敏电阻可以很简单地串联使用。将两只电阻体直径相同(通流量相同)的压敏电阻串联后,漆压敏电压、持续工作电压和限制电压相

7、加,而通流最指标不变。例如在高压电力避宙器中,要求持续工作电压高达数千伏,数万伏,就是将多个ZnO压敏电阻阀片迭和起來(串联)而得到的。压敬电阻可以并联,目的是获得更大的通流量,或者在冲击电流峰值一定的条件下减小电阻体中的电流密度,以降低限制电压。当要求获得极大的通流量[例如8/20,(50〜200)KA],且压敏电压又比较低(例如低于200V)时,电阻体的直径/厚度比太大,在制造技术上有困难,且随着电阻体直径的加大,电阻体的微观沟匀性变差,因此通流疑不可能随电阻体面积成比例地增大。这时用较小直径的电阻片并联可能是个更合理的方

8、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