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ID:43965179

大小:51.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_第1页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_第2页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_第3页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_第4页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楠木容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摘要采用容器播种育苗方式进行楠木种子播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显著影响楠木种子的发芽率,各试验处理发芽率最高的是谷皮+塑料小拱棚,达76.1%;生长量最大的是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二1:1:1+0.5%)处理,苗木平均高、地径、主根长度、25cmI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达30.9cm、0.41cm>19.0cm>8.2条/株。关键词楠木;营养袋育苗;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S7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

2、10-0150-02楠木(Phoebebournei)为樟科楠属常绿大乔木,具冇很高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楠木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树丁通直,树冠圆满,树形优美,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1-5]o目前,国内有关楠木的种子萌发特性、育苗技术、施肥技术、栽培方面已有报道,但在楠木种子播后苗床不同覆盖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及采用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二1:1:1+0.5%)、菜园土、农田土为基质进行容器播种育苗研究方面未见报道[1-9]o为培育楠木优质种苗,该试验

3、在参阅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1-11],于2012年期间开展了楠木种子播后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基质的容器育苗对比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宁化国冇林场苗,地处东经116。43,、北纬26。13’o年平均温度17°C,绝对最高温度40.1°C,最低温度-9°C,年均降水量1700-1900min,无霜期214〜246d。1.2试验材料试验所用的楠木种子由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提供,种子用湿河沙(河沙:种子二3:1)贮藏催芽。1.3试验方法发芽率对比试验:楠木种子播后分别采用谷皮

4、+塑料小拱棚、稻草(切碎)、木屑进行覆盖,以不覆盖作对照(CK)0容器播种育苗对比试验:分别采用混合基质(黄心土:粗河沙:草木灰+0.5%钙镁磷肥二1:1:1+0.5%)、菜园土、农田土为基质进行容器播种育苗。上述2个试验,每个处理重复9次,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处理100株。于2012年1月下旬播种。育苗容器采用规格为10.0cmX4.5cm的无纺布网袋装基质进行播种育苗,在播种前用多菌灵800倍液对营养土进行消毒。在苗床上将育苗容器呈长方形摆放,每排20株;种子露芽后即时播种,每袋播种子2粒,播后覆±0.5-1.0

5、emo播种后,在苗床上方搭盖遮荫网,遮荫度50%〜70%,10月上旬将荫棚拆除。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各处理苗木的间苗补苗、除草、松土、施肥、防旱防涝、病虫防治以及冬季防寒防冻等采用常规技术措施进行。1.4调查及统计分析播种后3月上旬开始出苗,于3月中旬幼苗出齐后进行发芽率调查。苗木停止生长后,于2012年11月中旬对苗木生长量进行抽样调查和检测,具体方法参照福建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DB35/T517-2004)》[12],以1mXlhi的样方进行调查,每个处理调查9个样方;测定每个样方的苗木高度和地径;并以样

6、方的平均高和地径为标准,选择5株标准株(误差土5%),测定主根长、^5cmI级侧根数。数据使用dpsv7.55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不同覆盖方式对楠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山表1可知,播种后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处理,达76.1%,稻草和木屑覆盖次之,分别为69.8%、68.3%,不覆盖(CK)最低,仅为58.8%o不同处理的楠木种子发芽率指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多重比较(表2),谷皮覆盖+鴉料小拱棚处理与其他3个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稻草覆盖与木屑覆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与CK间差异达极

7、显著水平。2.2不同基质对楠木播种苗生长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不同基质对楠木播种苗生长量影响的差异较大,其中混合基质的苗木生长量最大,平均苗高达30.9cm,平均地径为0.41cm,主根平均长度为19.0cm,^5cmI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条/株;平均苗高较菜园土增加32.1%,较农FT1土提高64.4%,平均地径分别比菜园土、农出土提高32.3%和51.9%,主根平均长度分别比菜园土、农出土提高32.9%和74.3%,25cmI级侧根条数分别比菜园土、农田土提高36.7%和86.4%。不同处理的楠木播种苗生长量经方差分析

8、及显著性检验、多重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表4、5)。3结论与讨论(1)楠木种子发芽率在不同覆盖方式处理表现出较大差界。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达到76.1%,其次是稻草和木屑覆盖,发芽率分别为69.8%和68.3%,不覆盖(CK)最低,仅为58.8%;种子发芽率的提高,可能是谷皮覆盖种子和塑料小拱棚为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