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

ID:44012183

大小:33.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_第1页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_第2页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_第3页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_第4页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锡纯治疗中风病经验总结武清中医院脑病科田立军张锡纯(I860〜1933),清代名医,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河北盐山人。自幼读经书,后遵父命学医,一生孜孜不倦,探求歧黄之术,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1904年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萌发衷中参西的思想,1909年,他年近50,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医名渐著。他对于中风病的诸多论述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转归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1•辨证识因,有充血、贫血之别张氏认为:“人之全体运动皆脑髓神

2、经司之”,而脑髓神经皆赖以“血之濡润”,“胸中宗气助血上行”o若气血逆乱,迫血上行则“脑中之血过多”,排挤脑髓神经,俾失所司。胸中大气不足,不能助血上行,则“脑屮注血过少”,不能濡养脑髓神经而失其所司。所以张氏提出应当区别脑充血和脑贫血,“是以西人对于痿废之证皆责之于脑部,而实有脑部充血与脑部贫血之殊”O张氏在分析其形成原因时肯定了河间五志过极动火猝中之论,虽外感激发,然有内风之基础,内外两热相并,遂致内风暴动。其治外感之热,不可散外感之风,借白虎汤而不用麻桂诸药,恐发表Z药,助血上行,其理自明,东垣以“本气虚

3、”立论,缘血随气流行,上气不足,气之上升者过少,则脑部贫血。所以言:“是则河间主火,为脑充血;东垣之主气,为脑贫血,一实一虚迥不同也。2•紧扣病机,以引血下行,镇肝息风为大法张锡纯认为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张氏说“风名内中,言风口内生,非风口外来也。内经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盖肝为木脏,于卦为巽,巽原立风。且屮寄相火,征Z事实,木火炽盛,亦自有风”,“此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

4、经。其其者,至令神经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医名为脑充血证,诚由剖解实验而得也”。为此,张氏特创设镇肝息风汤,“匝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药”,“而复深究病之本源,用龙骨、牡蛎、龟板、芍药以镇熄肝风”,“赭石以降胃降冲”,“玄参、天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张氏又云“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了善引肝气下达

5、,乂能折起反动之力”,“方中加此三味,而后用此方者,自无他虞也”。3.治法方剂,当分轻重缓急张氏认为,屮风一证,若属真屮、外屮,则有偏寒、偏热和无甚寒热之别,偏热则《金匮》风引汤;偏寒则自拟法,先以胡椒浓汁灌之,继以干姜、桂枝、当归调服,后则黄罠、乳香、没药收效;无甚寒热则搜风汤。若气虚偶为邪风所中,去人参,加蟆蚣、全蝎。若证实闭塞甚,或二便不通,或脉象郁涩,加大黄内通外散,仿防风通圣之意。若属类中、内中,则有脑充血和脑缺血之别。脑充血早期用镇肝熄风汤,中期起痿汤,晚期养脑利肢汤;脑贫血早期用加味补血汤,屮期干

6、颓汤,晚期补脑振痿汤。4•斟酌用药,独具特点凡脑充血,宜镇肝降逆,滋补肾阴,清热通络。选镇肝熄风汤、起痿汤、养脑利肢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变化。如中风后大便燥结不行,多是“胃气不降,失其传导之职”所致,主张“当以通其大便为要务”,方以生赭石为主。阴虚便秘配用黑芝麻、柏子仁等,治以缓下;实热便秘,以赭石、大黄相配,或人承气汤,泻热峻下,使大便自然通顺,以减轻原发病灶。重用赭石、牛膝。盖赭石能降胃平肝镇安冲气,其质重坠下行之力又善通腑气而毫无开破之弊;牛膝善引上部之血热下行,“为治脑充血无上之妙品,此愚屡经试验而知,故敢

7、贡诸医界”,参其所制之方,所治方案,凡此类证,赭石、牛膝均为重用之药,辄用至六钱或两许。每于引血下行之药中加以活血化瘀药,早期视病情酌加大黄,若身形脉象不甚壮实者,丹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亦可酌情加入。组方之时,以镇敛肝火,宁熄内风,益阴潜阳,清胃降火为主,选用龙骨、牡蛎、白芍、生地、龟板、玄参,兼以宣通腑气,畅达经络之品为辅,选用川楝子、柏子仁凡脑贫血,宜补气养血,通经活络。则选加味补血汤、干颓汤、补脑振痿汤为基础加减变化。如中风后期肢体痿废偏枯,张氏认为多属“经络瘀塞,血脉不能流通”之故,主张在辨证用方

8、之中加入桃仁、红花、三七等活血化瘀Z晶,以达“痿废者久瘀Z经络自流通”Z目的。若病程日久,肢体麻木不仁,屈仲不利等,上张以补气养血、化瘀通络Z法,在振颓丸、振颓汤、补脑振痿汤中化裁变通。方中重用黄罠为君,倍用当归以升补,取当归补血汤之意。盖气升血亦升,气旺血生,脑髓得以濡养。龙眼肉、鹿角胶滋阴养血;丹参、乳香、地龙等通气活血,以化经络Z郁滞;又用麝香、梅片以通窍开闭;甘松助心运血且调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