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

ID:44028616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_第1页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_第2页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探讨何叶主治医师眉县屮医医院针灸科传统中医疗法针刺艾灸电针按摩头针耳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探讨。耳鸣耳聋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耳鸣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耳聋以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为主症。是影响牛活质量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内有和外因Z分。内因多曲恼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耳鸣、耳聋。外因多由风邪侵袭,壅遏清窍或突然爆响震伤耳窍引起。临床分实证和虚证。西医归纳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有1、耳部疾病(耳道堵塞、m.

2、异物、炎症、肿瘤)2、心血管疾病(贫血、高血压)3、肌源性疾病(咽腭肌、鼓膜张肌、蹬骨肌的痉挛性收缩)4、代谢性疾病(甲亢、甲低、糖尿病)5、神经科疾病6、药物毒性反应邙可司匹林、氨基糖貳类)7、感染(麻疹、风疹、带状疱疹等)8、噪音9、其他如精神紧张、疲劳、不良习惯等。根据耳聋的发生部位和性质将其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该病近年來临床治疗较棘手,所以预防较治疗意义更人。中医传统疗法综合应运,对改善症状,阻止病程进展,治疗后天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耳鸣耳聋效果显著。现简述如下。一、治疗方法(一)体针治疗一般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结合辨证循经取穴,以

3、针感传至内耳考疗效较好。常规取听宫、医风、中注、颊溪等穴为主。肝胆火旺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肾气虚配太溪、关元;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还可取四神聪、人中、下关、听会、耳门、率谷、风池等穴交替应.(二)灸法治疗采用清艾条一根距耳道口3cm处进行熏灸,另一手将耳廓向后上轻提,同吋顺者艾条燃烧端向耳道内轻吹气,以患者内而部有温热感为宜。或用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姜汁制成直径4cm,厚0.5cm的药饼,置耳周听宫、听会、完骨、医风等穴上,再在其上放置艾柱,每穴各灸6壮,治疗耳鸣耳聋疗效显著。艾熏具有复聪开窍,解毒聪耳,扩张血管及毛孔,改善听神经供

4、血、供氧、激活耳神经细胞功能的作用。(三)电针治疗选听宫、医风、风池、率谷等穴为主,接6805电针治疗仪,选连续波(50HZ)o电流强度以耐受为度。电针治疗原理分析:1、电针的穴位靠近耳部,在治疗中不间断的电流刺激,提高针刺局部效果。2、电针使耳周局部肌肉有节律的收缩,引起耳部血管的收缩,加快了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耳部炎症的吸收。3、电流产生电场,使耳部组织小的离子发生定向运动,产生正负离子共振1过程,促进了听神经纤维的再生。达到治疗目的。(四)穴位注射治疗一般取听宫、听会、医风、完骨、肾俞等穴,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1、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茂注射液等行

5、穴位注射。每次两侧各选一穴,交替使用,隔日一次。药液可刺激穴位长时间保持针感,也可发挥营养和治疗作用,能很好的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营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坏。还可用山藝若碱、维生素B12、黄罠注射液等,作患侧曲池、足三里等穴的注射治疗。(五)耳穴压籽治疗取耳、内耳、神门、肾、屏间、枕等穴,敷帖王不留行籽,每H不定时刺激,三日更换一次,双耳交替应用,操作简单易行,乐为患者接受,肾虚加肾上腺、神门;肝火盛加肝、胆等穴,疗效显箸。(六)头针治疗一般选取双侧晕听区穴,毫针刺,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每口或隔口一次。10次一疗程。(七)按摩治疗患者端坐,医师立其后

6、,以手掌压敷于外耳上压紧,随即放松,手掌心有被吸的感觉,此为一次,共作10次,双耳同时作。另有方法,患者坐位,医生立其后,手掌心敷于外耳上,五指放脑后,将食指搭于中指上,向下敲击后头,患者即感耳中如闻鼓声,各作20次。这两种方法按摩可凑健脑,鼓动耳脉Z功。并对伴头胀、头鸣,耳部有堵塞感者效果更佳。二、疗效观察上述方法综合应用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48例,结果治愈16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o三、体会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这使得对耳鸣的初期症状治疗不够重视,甚至不予积极治疗,直到影响及学习和生活,才匆匆就医,延误最佳治疗时期,导致耳聋、失眠、神

7、经衰弱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传统中医疗法:针刺、艾灸、穴位注射、按摩,头针、体针、耳针、电针交替综合应用。意在扩张耳周局部毛细血管,解除痉挛。降低血管通透些,抗炎,抗渗出。改善并增加局部血流量及対缺氧的耐受力。改善耳毛细胞血运,促其再生,调和脏腑气血,从而达到耳鸣、耳聋症状的消除和改善。笔者写此意在和大家共同探讨该疾病中医的冇效治疗途径,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探索应用传统中医药知识发挥其在防治慢性疾病屮的优势。其中有自己在临床治疗中的点滴经验总结。同时参考《中国针灸》等多家关于该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意在使其更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