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

ID:44041281

大小:25.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_第1页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_第2页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_第3页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_第4页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鲁氏菌病防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布鲁氏圉病防治浅谈[摘要]近年來,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此病的防治不但是一项综合的工作更是一个科学化的工程。进行防治时不但需要各界政府的领导,还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合作。切实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积极的进行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布病防治知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关键词]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0-0196-01布病即布鲁氏菌病,它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

2、灶。常呈慢性经过。一、羊和人感染布病后临床症状有哪些1•羊的布病潜伏期一般为14-180天。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2.人患布病潜伏期7~60天,一般为2~3周。主要临床表现:发烧(波浪热)、多汗、乏力等,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二、布病的传播特点有哪些1・传染源羊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家畜感染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母畜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含菌量高,传染性特别强。布病畜的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儿、乳汁、尿液及污染的土壤、水、饲料等为主耍传染源。2•传播途径2.1畜间传

3、播途径经消化道感染,是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即摄取了被布氏杆菌污染的饲草、饲料和饮水而感染;或经皮脐粘膜感染,细菌通过正常或损伤的皮肤侵入,如吸血昆虫叮咬、交配、躺卧在污染场地等。2・2人间传播途径皮肽接触感染:职业人群一般经此途径感染。当牧民或兽医给患布病牲畜接生时,由于未带手套,手直接接触胎儿、胎盘、羊水等,等都有机会被病菌侵入。此外,由于病畜的肉、内脏、器官、乳等均含冇本菌,人们在屠宰、剥皮、挤乳等易被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消化道感染:病菌可以随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肉、奶及其制品等通过消化道侵入人

4、体。呼吸道传染:空气屮含冇病菌的飞沫,随呼吸进入鼻腔、气管、肺泡感染。2.发病季节与感染人群布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一般以冬春产羔季节发病人群居多。三、养殖户如何做好布病的预防工作1.布病的防疫检测工作要每年进行,且保证其能够去除污染在检疫的过程中,如果上一次的检疫结果是阴性,但下一次的检疫还是要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是因为布病具冇较长时间的的潜伏期,而且没冇任何临床表现症状。机体带有病菌的现象在布病疫区也很常见。尤其是奶牛、奶羊要每年100%开展布病检测。如果出现布病检测为阳性时要捕杀所有的牲畜。还有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

5、衣、排泄物、孚L、乳制品等都含有大量的布病病菌。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按照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厂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用来达到清除病菌,控制传染的目的。2.布病的防治工作要注重养殖环境的消毒,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布氏杆茵存在对热敏感的现象,在水温70°C时加热10分钟病菌就被杀死。日常所用的消毒药物也能迅速将其杀死。在养殖场中存在很多金属设备,这些设备的消毒可以采用火焰、熏蒸等方法。进行养畜场的内部圈舍、场地还有运输的车辆进行消毒时采用药物消毒法,用2%烧碱等进行消毒。对牲畜饲养过程中的饲料、垫料

6、等进行处理时,采用的方法是深埋发酵或焚烧。养殖过程中产生发的粪便的消毒方法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法。牲畜毛皮的消毒是进行化学消毒,采用的药物是环氧乙烷、福尔马林熏蒸等。另外,在乳制品的饮用时注意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在牛羊肉的食用时注意其来历。在食用羊肉串、烤牛肉、涮羊肉时,注意食用时保证肉是煮熟煮透的。3•布病的防治工作,注重在接产过程中的人员保护工作这是因为患有布病的牲畜在正常生产或流产时会排出布氏杆菌,如果人员接触就有被感染的可能。述有很多带有布病细菌的但没有临床症状的牛羊是可以从奶、尿、粪便、精液、阴道分泌物进行向外排

7、放布氏杆菌。而且布氏杆菌感染的牲畜流产物可以进行土壤草场的感染,致使细菌可以随着尘土进行传播。如果被人吸入就会发生人的感染发病。在进行牲畜的接产时,要保真工作人员皮肤没有外伤和擦伤,而且保证手套和口罩都带好。接产后要处理好手和器具,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4•做好外引畜的布病检疫在进行异地购买和调运牲畜时,牲畜的来源地必须要保证是非疫区,而且有在牲畜进行运输时出具木地区的地动物监督检疫合格证明。家畜在放牧时,确认放牧草场未受污染和本草场所承载的放牧畜群健康无疫。参考文献:1]刘丽洁,徐建平,姜芸,龙杰,彭宏刚,张伟,李霞,詹

8、武,吴正江.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J].当代畜牧,2008,04:25-28.[2]项智多杰,严寿,周本太,扎西加.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调查及工作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8,06:36-39.:3]周艳彬,柳晓琳.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发病原因及防治进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01: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