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

ID:44046113

大小:26.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_第1页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_第2页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_第3页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浅谈摘要:我国的古典诗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当今人们更加应该潜下心来,细细品味那些华美的乐章。但因年代久远,理解诗歌需要一定的媒介。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和职责正确的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诗歌,所以,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将从诵读、忌翻译、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字词意思、表达技巧、思想意境等六个方面,探讨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问题。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诗歌主旨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流淌着诗歌的洪流。从《诗经》到“楚辞”、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歌史上的朵朵奇葩,都

2、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这些古典诗歌距离现实社会比较远,以及古今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加上现在学生审美的多元化和欠成熟,他们很难客观的理解、鉴赏诗歌,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做好诗人、诗歌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将诗歌的精华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能客观的理解诗意,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就古典诗歌教学方法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第一、诵读在古代,诗歌都可以和着节拍,依曲子而歌唱。诗人以诗言志,不是说或写,而是吟唱。由于历史原因,诗歌曲谱都已散佚,除少数宋词(如姜夔词)仍保留有谱外,其余绝大部分诗歌,今人都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吟唱的。但是汉语四声的抑扬顿挫,诗歌

3、句子的平仄押韵,使得即使按今音今韵来读古典诗歌,依旧可以读出或铿锵、或婉转的韵律感,而只有读出这种韵律感,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触到诗人的灵魂。第二、忌翻译在五四运动以前,通行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连写给小孩读的启蒙读本如《三字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也是文言文。所以古人读文章或诗歌只需要注疏,不需翻译。但是今天则不同,大凡可在市场上看到的古文、古诗辅导书一一特别是给中学生的书一一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翻译上。而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切忌翻译,特别是忌直译,理由如下:1.很多诗歌语言上都是浅易平淡的,无需翻译。如杜甫《绝句》:“两个黄祸鸣翠柳,一行口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4、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明白如话,没有4:僻字和典故,读完便知其意,如果强行翻译,便显得多余做作了。2•诗歌翻译,特别是直译会破坏诗歌的形象美。诗人在表情达意时,不选散文而选诗歌,就是因为诗歌形式在表情达意时的特殊性。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文,这不仅无益于理解,还破坏了诗歌语言的形象美。口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我们只要讲清楚“嘈嘈”、“切切”是拟声词,拟琵琶声即可,学生就可以自己通过诵读,在脑海中显现琵琶弦上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乐音。诗人在写这四句诗吋,是通过听觉再转换成文字,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视觉上看到的诗句形式,转换到听觉,使见其句,如闻其

5、声,便有如当吋也置身船舫中之感。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对这U!句诗,第三、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元好问虽然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但是一个人的作品与他的生平经历还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那些有着作者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我国的诗歌一向都是“诗言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写出來的。所以一方面,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中融入的诗人个人感情;另一方面,我们乂可以通过诗歌中的感情来更加清晰的把握诗人的人生,进而更深的认识历史和人生。我们在讲解诗歌吋,必须给学生讲清楚作者的生活背景、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等。对于作者的个人文学风格,

6、我们也要向学生讲明,如李口之奔放、杜甫之沉郁,都是诗人作品流传千古的原因,这是他们诗歌的情感基调,我们要在这样的风格下去理解诗歌,这样更有助于我们读出诗人之魂。当然,一个诗人也会有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杜甫沉郁外也有萧散的一面,苏轼豪放外,也有哀婉面等。这些也是与诗人生平经历紧密相关的,了解掌握了这些,学生才能真止的融入到诗歌中去。第四、客观正确地讲解字词意思理解诗歌,必须以理解字词为基础,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字词,才能读出诗歌的旨意。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妨有一点文字学家的考据精神,不厌其烦、有凭有据而非妄自揣度地分析诗歌中的每个字的意思,最大限度地在字面上呈现诗歌原意。只有让学生

7、在字面上理解了诗意,他们才会去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去生发、联想,从而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第五、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诗人在表达情意时是诗意地、艺术地表达的,如果不清楚诗人的表达技巧,也不太容易理解诗歌的精华。教师在讲解诗歌吋,这一点应该是重点,要在分析字词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般而言,表达技巧有三种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直抒胸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间接抒情,描写手法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Z正衬;“空山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