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

ID:4412324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_第1页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_第2页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_第3页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_第4页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一、危货类别根拯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有关危货范围及分类,本公司所承运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不燃气体和助燃气体。按其货物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上述危货属于危险品货物分类中的2类一项和2类二项。1、危货类别:2类一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危险性概述:压缩气体和液化气,这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高温或光照,即会发生燃烧和爆炸;燃烧和爆炸后的生成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和毒害作用。2、危货类别:2类二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危险性概述:不然气体主要是指惰性气体如氟利昂的制冷剂、灭火剂及压缩空气和•氧化

2、二氯。这类气体泄漏时,遇叨火不燃,直接吸入体内无毒、无刺激、无腐蚀性,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二、施救方法和步骤1、灭火方法当漏出的气体着火时,如冇可能,应将毗邻的气瓶移至安全距离以外,并设法阻止泄漏。必须注意,若漏出的气体已着火,不得在气体停止泄露Z前将火扑灭,否则可燃气体就会聚集,从而形成爆炸性或毒性和窒息性泯合气体,因此,在停止泄漏之前应先对容器进行冷却,在能够设法停止泄露时将火扑灭。当泄漏着火的气瓶是在地面上,且有利于气体的安全消散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器将火扑灭;否则,应大量喷水冷却,防止气瓶的内压力升高。当其他物质

3、着火威胁气瓶的安全时,应用大量水喷洒气瓶,使其保持冷却,如有可能,应将气瓶从火场或危险区移走;对已受热的钢瓶,即使在冷却之后,也有可能发生爆炸,故应长时间冷却至环境温度时的允许压力,且不再升高时为止。2、漏气处理发现气瓶漏气时,应迅速将气瓶移至安全场所,并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人牛防护。施救时人应站在上风处向气瓶倾泼冷水,使之降温。然后,要将气瓶阀门旋紧,大部分有毒气体能够溶解于水。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浸过清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进行操作,若不能制止,可将气瓶推入水中,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施救和处理。三、运输要求1、严禁超量灌装气体。钢瓶

4、(包括空瓶)要绝对禁油。2、储气钢瓶不得与油脂配装,不得用油布覆盖,以防止钢瓶受热。车厢内要保持清洁,不得有残留的油脂。钢瓶及其专用的搬用工具严禁为油脂接触,钢瓶阀门不得用油脂润滑。3、所运气体的钢瓶应无明显的外伤,并察看钢瓶的气阀是否封闭紧密,决不允许气体泄漏。4、运输时,车载钢瓶均应直立有序的放置整齐,并用框架或栅栏维护固定。5、运输大型钢瓶时,行车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防止钢瓶的巨大惯性力冲出车厢平台而造成事故。一般气瓶在运输途中转弯时,车辆应减速,以防止急转弯或车速太快时,所载气瓶因离心作用而被抛出车厢外。尤其是室内运输没有两

5、道防震橡皮圈的气瓶更应注意转弯时的车速。四、承运方案A: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2、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牛产、运输管理制度。3、危货运输资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标准及要求的其他条件。B: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从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资格培训,并掌握危货运输的安全知识及施救措施。经行业专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2、所承运的危货装卸必须在装卸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行。五、运输车辆及相关要求1、运输上述危货的车辆均为1.5T-2T的小型栏

6、板货车。运输范围为荆州市及周边地区。2、所承运的危货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装载和运输。并保证在规定范围内不发生任何泄靈和抛洒。3、车辆运行屮必须配备危货从业人员和押运员,而运行车辆随时都处于押运员的监管之下,并不得超载和普危货物混装。4、实行定人定车工作模式,所属危货车辆冋场后必须定位停靠。5、定期或不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随时保证运行车辆的完好率。荆州市鑫泰达物流冇限公同荆州市鑫泰达物流有限公司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承运方案2012年10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