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材料)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ID:4418243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材料)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第1页
(材料)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第2页
(材料)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材料)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建设新农村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立;要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抓住产能过剩转移机遇振兴农村产业,要注意建立科学的冃标管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大指标体系。其中第一位的、权重最人的是经济发展,核心指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数值基本相同)。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不是简单重复历史上拆】口房并村盖新房,其建设既要争朝夕,但又是一个较长过程。我国土地辽阔,口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别很大,基础高低不均,因此只冇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中

2、央的统一部署,制定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东部地区有许多新农村的样板,可以参观学习,但不能简单复制,搞形象工程。这些新农村的典型的出现,有许多外部内部各异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只冇挖掘他们本质的深层次的经验为我所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为重心安徽是处于屮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低于人部分邻省。基于这一现实,建设新农村的重心应当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著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5年我省农村人均纯收入2640.96元,比上年增加141.63元,增幅5.67%。其中工

3、资性收入增幅最大,在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1010.05元,占总收入37.9%。比上年增加125.43元,增幅为14.18%。在工资性收入屮,外出从业得到收入635.4元,占工资性收入的62.9%,比上年增加43.67元,增幅为7.38%。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中,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最多,为524.4元,占82.5%,比上年增加29.8元,增幅为6.03%。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的收入57元,占8.97%,比上年增加8.79元,增幅为18.24%。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54.03元,占外出从业收入的8.5%,比

4、上年增加5.()7元,增幅为10.36%。从上述分析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积累农村财富的重要来源。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明,在本县外乡从业得到的收入,绝对数虽小,但发展势头很猛,比2004年增长18.24%,比在省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加12.21个百分点。它从侧而反映了我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且显不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实施“一抓三促”的发展战略,即抓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农地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2005年已超过10000多

5、万。当今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载体,省外企业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省内、县内企业岀是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休,从经济效益着眼,后者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并向更高层次创业发展,加力发展县域经济,壮人载体空间和承重力;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外出务工者的索质。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质是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必须付出成本。有远见的农民,为了结束贫困,倾其家产为子女上学求知识;各级政府更要想方设法教育和培训农民。中央已作出分期实现农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计划,人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关键是层层落

6、实。城市屮青年就业今后每年增加,仅大学毕业生每年冇250万人,因此农民进了城,面对城市竞争,如果没冇人力资本,没冇岗位必须的技能,缺乏竞争力,就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调查,苏北地区比较贫穷的市县,凡是农民进城打工的月工资一•般在千元左右;我省农民进城打工方向地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但刀工资一般只在五六百元。原因是前者在转移前大部分进行了技能的专业培训。我省各市县对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也有做得很好的,但总体数量较少,需要政府在财力上的支持和各部门形成合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把这件事做好。重视渔业、

7、林业的开发。在现阶段,在农民收入屮,农业收入是大头。从农林、牧、渔业收入结构看,2005年我省渔业收入有跨跃式发展,虽然收入绝对数小,但透出的潜力很大。当年农民家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278.19元中,渔业人均收入33.47元,但比上年增加18.39元,增幅达121.98%。其次是林业收入人均29.17元,增加4.33元,但增幅达17.41%。历史上,珠三角”-•些省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把低收入的粮食作物改造精养鱼塘,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突破,本省粮食口给不足,就从安徽、江西、四川等产粮省调入,造成这些产粮省机会成木的损失

8、。当然,粮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全局高于一切,当前和今后我们不可能复制某些省市过去的结构调整做法。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农业收入不可能有大的增长,需耍别辟蹊径。2005年,我省农业收入人均1031.24元,比上年减少8.64元,减幅0.83%。粮价上涨,政府补贴已被半产资料涨价抵消。这是历史的重复,是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