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ID:44196217

大小:3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9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_第4页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与东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无论在规模、速度上,还质量、水平上均存在很大差距。木文以西部地区渭南市为例,分析了小城镇在数量、规模、产业、经济结构、建设配套、城镇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小城镇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对策;渭南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小城镇的成长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内生性,区位是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经济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域,往往交通发达、信

2、息丰富;而远离经济中心的地域则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小城镇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泛指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发达区域的县城、建制镇和有一定规模的集镇。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受经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区位、城乡网络区位等制约影响,小城镇没有像沿海地区蓬勃地发展起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这类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渭南市位于是陕西省东部,是陕西省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全市总面积13134km2,渭南市现有1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8个县,196个乡镇办,其中建制镇111个,占乡镇总数的56.6%0

3、渭南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城镇数量多,密度高渭南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嫄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城镇主要集屮于渭河冲击平原和渭北黄土嫄区,基本呈现“屮间密南北疏”这一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沿西潼高速等交通线城镇较密集,发展也较快。截止2009年底,渭南市建制镇111个,占关中地区建制镇总数的29.4%,占陕西省建制镇总数的12.l%o小城镇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数量过多不利于集约土地和基础设施,另外各小城镇在用地、交通、环境等方面也会存在较多矛盾。据研究表明,生产、生活配套完整的小城镇离县城应在15公

4、里以上,重点中心镇之间距离应保持在10~15公里以上,以避免相互争夺资源和腹地。小城镇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10万人,才能有效发挥城镇功能和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在现冇111个建制镇屮,1万人以下的共82个,占到城镇总数的74.5%,这些城镇大多依托镇驻地乡村,山于规模偏小,很难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规模效益,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引入生产要素受到限制,非农产业发展实力较弱,对人口和投资吸引力小,这反过来又影响到城镇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

5、恶性循环。小城镇性质雷同,产业水平低度渭南市是陕西省笫一农业大市,工业经济比较薄弱和分散,渭南中心城区缺乏大型企业和经济实体,城镇化过程比较艰巨。渭南现有建制镇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其中集贸性城镇占总数的70%,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及文教服务等职能。非农经济载体FT前主要以商贸活动及小规模工业(手工作坊式生产低值传统产甜、地方资源的小规模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支柱产业脆弱或基本没冇形成稳定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缺乏特色和竞争力,致使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门路狭窄,难以起到带

6、动周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小城镇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发展动力不足2009年,渭南实现城市零售额50.65亿元,农村零售额137.12亿元,在城乡消费市场上,渭南不平衡程度明显,说明渭南乡镇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仍比较滞后。渭南乡镇企业涉及建筑、建材、造纸、机械、冶炼、化工、电子、丁艺等多个门类,以农副产品加工居多。小型企业多,中型企业少,拳头企业、名优产品甚少。私营企业较多,外资和合资企业较少,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内向型经济特色鲜明。从城乡经济联系看,乡镇产业与腹地农业经济技术联系薄弱,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的

7、有效推动,小城镇发展丧失区域基础。在与城市经济的关系上,乡镇企业规模小,等级低,产业同构,城镇Z间纵向与横向经济联系不发达,大中城市对小城镇的带动效应难以发挥。目前一些规模以上企业已成为带动渭南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但骨干企业(建筑、水泥、焦化企业)易受原材料市场价格影响,生产波动。可见,渭南规模乡镇企业过分争占原材料,而忽视了资源加工深度和企业科技含量。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小,设施水平低2008年,渭南市建制镇(不包括县城)平均建设投资为13&3万元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从投资结构

8、看,在总建设投资中用于生产性建筑的投资占71.0%,而用于住宅、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投资分别为10.2%.10.5%和8.3%。分别低于全国同类指标37、17.9和5个百分点。渭南小城镇建设投资严重短缺,而且绝人比例用于生产性建筑,其结果是基础设施、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公共服务设施普遍滞后。据统计除道路面积、自來水普及率(2008年渭南集中供水的建制镇77个,占全部建制镇的比例76.24%)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外,道路质量、公共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