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

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

ID:44203754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_第1页
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_第2页
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气相色谱中最佳载气流速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学习测定并绘制色谱柱柱效与载气流速的关系曲线,确定最佳流速。2. 掌握计算板高方程中A、B、C三常数的方法。二、            方法原理气相色谱法能否很好地完成所给定物质对的分离,主要取决于色谱峰间的相对距离及色谱峰的扩宽程度,前者与固定相的选择有关,后者是柱子的设计情况及其操作条件的结果,与柱效有关。柱效能指标用理论塔板数n表示,而将每一塔板数对应的柱长用H表示,称为理论塔板高度,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H=         (13—1)显然,柱效越高,n值越大,H则越小。理论塔板数n仅仅是一个估算

2、柱效能的理论概念,并不能用来作为柱分离能力的绝对量度。因此,只能够将它用来比较类型(或标准)的柱子,衡量它们的装填情况。n可用下式从色谱图上求得:n(理)=5.54×()2           (13—2)这里tR是样品的保留时间,Y1/2是色谱峰的半宽度。在色谱系统中,下列因素将影响理论塔板数:(1)      进样系统,包括气化室的体积、温度、以及进样时的速度和进样量;(2)      检测器的池体积;(3)      柱子的性能。柱子的性能对柱效的影响,可以用板高方程表示:H=A++Cu         (13—3)式中u是流动相的平均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

3、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从该式可以看出,涡流扩散项A与载气流速无关,它取决于柱子的装填等因素。然而纵向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与流速u有关,若采用合适的载气流速可以提高柱效,减小谱带的扩宽。测定不同流速时对应的理论塔板高度,以H对u做图,可得到如图13—1所示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塔板高度最小(H(最小))时,所对应的流速为最佳流速(u(最佳))。当已知A,B,C三常数时,u(最佳)和H(最小)可通过微分板高方程求得,即:   (13—4)u(最佳)=    (13—5)H(最小)=A+2    (13—6)三、            仪器和试剂1. 有记录仪的

4、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2. 有减压阀的氢气钢瓶。3. 秒表。4. 皂膜流速计。5. 色谱柱:柱长2m,内径2~4mm,6201担体上涂渍邻苯二甲酸二壬酯(100:(10~15))固定液。6. 注射器:10μL,100μL。7. 正己烷(A.R)四、            实验步骤1. 在开启仪器之前,对照仪器读懂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说明。2. 在教师指导下,开启仪器:(1)      打开氢气钢瓶,调节减压阀,使出口压力为0.5MPa;(2)      打开转子流速计,调节载气流速为25~35mL/min;(3)      接通柱炉、气化室和检测器的电流,用温控旋钮,使它们的温

5、度分别为85~90℃,120~140℃,100~120℃。(4)      打开记录仪,纸速为6cm/min。3. 在气相色谱仪气体出口处连接皂膜流速计。4. 学习柱后流速的测定:挤压皂膜流速计下端的橡皮泡,使形成皂膜被入口的气流携带沿管移动,用秒表记下皂膜从刻度0到10时所花的时间,按下式计算载气的体积流速F0:F0(mL/min)=×     (13—7)5. 在30mL/min,35mL/min,40mL/min,45mL/min,60mL/min,75mL/min6种不同载气流速下,分别注入20μL~50μL空气和0.2μL正己烷,各两次,记录它们对应的死时间tM和保留

6、时间tR。(注意:为了让气体的流速稳定,每次改变流速后,需等几分钟,再进行测定。)五、            结果处理1. 用下式计算6种不同条件下的线性流速:u=     (13—8)2. 用式(13—2)计算6种条件下的理论塔板数n,并求得对应的理论塔板高度H。3. 以H对u做图,确定最佳流速u(最佳),作为后面实验的参考数据。4. 选择3对H~u数据,根据式(13—3)计算板高方程中的A,B,C三个常数。5. 用式(13—5)和式(13—6)计算u(最佳)和H(最小),将其与实验值比较。序号F0(mL/min)tMtRn(理)=5.54×()2 H= u= 120mL/m

7、in,0.1570.225230mL/min0.2070.108340mL/min0.0650.142450mL/mi0.0650.117560mL/mi0.1230.042色谱峰区域宽度是色谱柱柱效参数。  (1)标准差(σ):σ为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之半。在色谱法中,σ的大小表示组分被带出色谱柱时的分散程度。σ越大,流出的组分越分散;反之越集中。  (2)半峰宽(W或Y):峰高一半处的峰宽称为半峰宽,又称为半腰宽及半宽度等。      (3)峰宽(w):通过色谱峰两侧的拐点作切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