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

ID:44212103

大小:55.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_第1页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_第2页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_第3页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_第4页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伪操作”现象的诊断与矫正动手实践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Z—,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听课、研讨中,发现不少教师由于理念把握的偏颇、行为演绎的失当,屡屡发生“I操作与目标偏离、与思维脱节”等缺乏有效性的“伪操作”现象I。现列举四种常见的“伪操作”现象,与大家共勉。一、操作与目标偏离——“伪”在迷失了方向I[片断回放]“抛硬币”。(教师演示,学生猜,介绍硬币止反面及操作要领。)师:抛硬币时你发现什么?(生: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师:硬币未落地前,你能确定哪一面朝上吗?(生:不能,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师:(

2、每桌发一枚一元硬币)是不是这样呢?请同桌合作,每人抛10次,一人抛,另一人猜,看你猜对没有。[分析矫止]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但这种热情都集中在“猜”字上。其实,教材创设“抛硬币”的情境,

3、意在以活动为载体

4、,让学生在侖趣的活动

5、中加深直观感知,体验哪面朝上是不能确定的;同时,理解因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难以每次猜对的道理,进而使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显然,肥活动的童点放在猜药结果是否正确的指向上,偏离了“感受不确定现象”这一教学目标。教学吋,应将活动的產点转移到记录硬币朝上面的结果上来

6、,

7、使操作与目标并轨可以每桌再发一张记录单,

8、将“一•人抛,另一人猜,看你猜对没有”改成“一人抛,另一人记录,把每一次落地时哪个面朝上写在记录单上”。让学生在试验、记录的过程中,体验到这一事件的不确定性-有吋正面朝上,有吋反面朝上。这吋,再追问:T如果让你猜,你能保证每次都猜对吗?为什么?”使学生在反思和交流中,再次认识到因结杲的不确定性,导致很难保证每次都猜对的道理。二、操作与思维脱节“伪”在丢失了本质[片断回放]“I•几减9”。创设情境:老师买來15枝铅笔,发奖品用掉了9枝,还剩多少枝?学生列式:15・9。师:15・9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数一数。先拿出15根小濒摆好,再从中拿掉9根,看还剩下儿

9、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操作。)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知道15・9等于多少吗?生:15-9等于6。(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分析矫正]从上述教学片断看,教师把摆小棒、数小棒仅当作得到结果的手段。这种动手不动脑的操作,忽视了学生在摆和数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割裂了

10、学生操祜写恿维的联系

11、。其实,

12、操作活动不仅是指学生外显的动手操作,也指学生内隐的思维操祚而囲显的物化图式最终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内隐的心理图式。

13、看来,教师只冇把学生

14、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感知有效地内化为心智。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让学生先摆1捆,再摆5根后

15、,教师只要大胆放手,学生己有的经验就会在独立思考中被激活,思路就会在自主操作中被打开,展现出诸如“从15根中拿走9根,剩下6根”、“先从15根中拿走5根,再从剩下的10根中拿走4根,最后剩下6根”、“先从10根中拿走9根,再将剩卞的1根与5根合起來是6根”等多样的摆法。对于最后一种摆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其算理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整理岀丽10法”算式,促使学生心理图式的形成,提升思维能力。三、操作缺表象跟进——“伪”在抽象无支撑[片断回放]“摆一摆(长方形面积)”。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拿出来,在桌面上拼摆一个长方形。(

16、学生独立操作。)师:你摆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师:结合板书的几种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了什么结论?[分析矫止]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在上述教学片断屮,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感性的经验之后,

17、直接跳到符号认

18、知阶段,抽象出面积公式,忽视了图形认知这一表象跟进的过禹学生因没有I经历联想和想象的过程,抽象思维缺乏应有的宽度和深囲,导致操作经验无法很好地内化

19、,使面积公式的推导难以水到渠成。教学吋,I为丰富表象,可增加想象操作的环节,为反省抽象提供支撑。在学生汇报交流后,

20、教师不必急着让学生总结,可让学生再用手头的12个小正方形摆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在学生发现摆不满时,提问少几个,让学生通过联想冋答少4个。进而,教师再出示长6厘米、宽4厘米和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让学生在脑海里想象着用1平方厘米的小止方形摆一摆,沿长要摆儿个,沿宽要摆儿个,一共摆儿个?面积是多少?最后让学生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关系是什么?四、操作缺问题引领一“伪”在内化无链接[片断回放]“分桃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口头列式:484-2offi:每只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学生独立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