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

ID:44219867

大小:50.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_第1页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_第2页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_第3页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_第4页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_第5页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_第6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潘维:屮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由屮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体制在西方广受批评。然而,“天安门事件”之后,屮国崛起为世界经济□人。这一奇迹是在现行政体下出现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这个事实让整个西方世界人为惊奇。苏联东欧国家经由民主化革命,抛乔了共产党体制,却陷入凋敝、分裂、甚至内战。对比这种情形,中国在原冇政体下创造的奇迹,就不仅让西方惊奇,而11极为不安。理解上述政治奇迹的前捉是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由来。木篇分三节解释中国政体的历史由來和演变。一.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意识、及传统政体理解政治权威一般遵循如下范式:特定的社会分工导致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

2、识;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导致特定的政治权威形态。-与欧洲的社会结构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基木不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或阶级划分。中华农耕社会不适合实行长子继承制,所以“富不过三代”,无从固定社会等级划分。至迟口秦朝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由平等、口由、分散、独立、口给口足的小农家庭构成。血缘、宗族和宗法关系是维系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纽带。按照西方标准,传统中国有家庭(及宗亲),无“社会”[1]。自由小农历史塑造了今日中华民族的“基因”。家庭农业,屮小型家族企业居主导地位,强人的私利追求与艰难的社区合作,城市大型住宅区设置每户独立的空调机,知识分子激烈反对大型公共建筑,等等,都体现自由小农的丿力史传

3、承。与欧洲的社会意识也不同,在独立、分散、自由、平等、社会分化相对不严重的中国小农家庭中,阶级意识相对淡漠,利益集团意识也相对淡漠,缺少强权政治的思想基础。在口由小农家庭构成的社会里,组织社会集团的(交易)成木很高,而且利益集团很容易出内订,并被政府分而治之地摧毁或收买。所以,与西方社会传统不同,中国人信奉“君子不党”,不认为应当组成集团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史缺少通过争夺政府权力才能维护、促进口己集团利益的认识。那是西方式的“强权政治”认识。和反,中华社会对政府的普遍期望是:官员不偏不倚,“公正廉明”,为(所有的)“民众”服务。自由小农的补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催生了如下政治结果:(1)在皇

4、家领导下的,由儒家精英组成的文官队価;(2)冇强烈道家“无为而治”色彩的小型政府[2]。顺利治理国家的要素只有这两个。因此,与西方的集团斗争政治不同,我国产生了靠公平考试和政绩考核来选拔文官的制度,也产生了一个县只派驻一个政府官员的制度。中国创造了文官制度,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最重要的贡献。儒家宣扬视"天下百姓”福祉为己任的“官场主流”道德。中国传统王朝时的文官内阁分吏、P、礼、兵、刑、工六部。在中国,政治求清明的要义是“治吏不治民”,故中央六部向以吏部为首[3]。体制要求官吏信奉“民本主义”,以维护民众福利为“本”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官员与卖红薯的百姓不同,必须

5、是为民做主的“社会精英”。民本主义成为中国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四书五经》屮的《诡书》是我国上古文献的汇编。具屮记载了夏朝人禹之孙太康的故事。太康失徳,其五个儿子做《五子Z歌》来劝戒。歌中第一句便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Z语。民本主义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是一脉相承,万世一系的,延续到共产党时代是政府从“为人民服务”到而今的“以民为本”O概言之,中国不以社会集团之间凭实力进行的斗争为“政治”。“政”治之于中国,乃“正文”之治,是正义(或曰中庸)的道理之治,是道德伦理Z治,是精英文官Z治,不崇尚暴力或争权夺利的利益集团斗争,不崇尚强权政治。故屮国可称为“道徳文化国家”。中

6、国传统政体基木不受改朝换代影响,是世界上最耐久的政治体制。在这个政体下,发生改朝换代的原凶主要有两个,而月•均为两人凶素结合的结果:(1)皇位继承人退化引发的政府质量退化;(2)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如果没冇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遭遇,中国平静的FR园社会还会持续很久,长达两千多年的,由皇家领导的文官制政体也会延续很久[4]。一.遭遇西方“民族国家”及中国的“现代化”任务1840年以来,中国与西方“民族国家”遭遇,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政体终于被“现代化”任务所淹没。由此产生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也产生了在“现代化”这而大旗Z下的三人类主张:(1)保守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

7、激进的“全盘西化”,(3)实用主义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节将通过解释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任务,來说明屮国政体的变迁,并支持实用主义的主张。从古希腊到古罗马,西方社会实行奴隶制。自罗马帝国灭亡直至近代,欧洲实行封建制。在封建制下,欧洲长期分裂,内战频繁,阶级和宗教战争是家常便饭。仅英格兰一弹丸之地就分为七国,和互争战不已。因此,无论是奴隶制的欧洲,还是封建制的欧洲,在经济和社会上都落后于人一统的中国,落后于中国自由、平等、自足的小农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