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ID:44256651

大小:222.1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20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_第1页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_第2页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_第3页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_第4页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末立宪研究综述立宪运动是清末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响应;1908年8月,各团体以清政府并无实际行动,乃派代表联名上书,请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清政府用查禁政闻社予以打击;1911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立宪运动失败。一、研究清末立宪的资料立宪运动对于屮国政治制度近代化、清朝的覆亡、辛亥革命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学者研究这一段历史常用的史料约有六类:一、报

2、刊资料,如《申报》、《时报》、《预备立宪公会报》、《民立报》、《顺天时报》、《中外日报》、《民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等;二、官书资料,如《大清实录》、《光绪朝东华录》、《光绪政要》、《清史稿》、《清朝续文献通考》、《政治官报(内阁官报)》等;三、档案资料,主要藏在屮国“一档馆”;四、私人日记、文集,如《郑孝青日记》、《荣庆日记》、《张窖全集》及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文集;五、年谱、传记及一般论著;六、史料汇编等。二、国内清末立宪研究状况(-)20世纪90年代前清末立宪的研究状况关于清末立宪研究情况,1989年以前,清末立宪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屮的薄弱环节,研

3、究成果相对较少。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当做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多是否定的评价。“文革”前17年屮,关于清末立宪的研究不为屮国近代史研究者重视。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小册子《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宙版社1959年版)算是较少的专门性论著之一。有关观点都是夹杂在辛亥革命史的论著屮论述的,屮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前I•年间吋论文集》等书屮辑录了很少一部分。人物方面的只有李吋岳的《张窖与立宪派》(屮华书局1962年)o1957年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对立宪运动更是一•棒打死,持完全否定态度。“文革”期间,张朋园《

4、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屮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版)算是较早研究清末新政的专著。丁年浩劫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屮全会以后,才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清末立宪运动史的研究一时变成热门,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据不完全统计,与清末新政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有百篇之多,约为文革前的

5、•倍之余。(二)20世纪90年代后清末立宪的研究状况1.著作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立宪研究成为热点。国内的学者已做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有分量的论著。董方奎著《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

6、争一一梁启超与立宪政治》,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著《清末宪政史》,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屮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张连起著《清末新政史》等几部相关作品相继问世。董方奎著从立宪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与清末政体变革关系入手,探讨了近代屮国民主进程与国情的关系,认为“当时的屮国缺乏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君主立宪及民主共和的条件”。韦庆远等人的著作从清政府的角度,主要利用清廷档案史料,围绕清政府实施宪政的重大举措,穿插叙述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对策和活动,对立宪运动屮的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宣布预备立宪、改官制等进行了全面考察。该著对清末立宪持否定态度,认为是清廷的假立宪,是政治骗局。侯

7、宜杰著作大量利用民间报刊资料,对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即清政府由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和立宪派由下而上的爱国民主运动,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进行考察。张连启著《清末新政史》,则对清末新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对其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另外,王晓秋、尚小明主编的《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一一晚清改革史研究》的下篇清末新政研究,对清末宪政改革也进行了具体研究。郭世佑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和萧功秦著《危机屮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屮的激进与保守》,也都以相当大的篇幅对清末新政及立宪给予较高评价。萧功秦认为“就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就其对屮国此后的历史影响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就这一全国性的变革运动对

8、于现代化宏观研究理论价值而言,新政的重要性已超过•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和•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郭世佑更是认为“在近代屮国,试图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君宪运动无疑也意味着屮国社会的重要大变革,意味着非同寻常的政治革命。”殷啸虎著《近代屮国宪政史》的第三章对清末预备立宪进行了论述,作者没有像有些论著简单把预备立宪定性为假立宪,而是进一步指出“不可否认,在主观上,清廷未尝不想通过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日木的政治制度,通过实行君主立宪,來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走上富国强兵Z路。”作者认为宪政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