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所简介

肿瘤研究所简介

ID:44276633

大小:87.7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0

肿瘤研究所简介_第1页
肿瘤研究所简介_第2页
肿瘤研究所简介_第3页
肿瘤研究所简介_第4页
肿瘤研究所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研究所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CentralSouthTech-Guide技术导览肿瘤研究所简介2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与应用4鼻咽癌候选抑瘤/易感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应用6鼻咽癌抗独特型人源分子疫苗8大肠癌单克隆抗体10全人源抗肝癌小分子基因工程抗体的导向治疗11简介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隶属于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该学科于1977年,1981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成为国家病理生理学重点学科,1991年被批准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4,2000年先后获批准建立卫生部癌变原理和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两个重点实验室,并批准为国家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与北京大学同类学

2、科以并列第一的优势,再次被批准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肿瘤研究所以人类鼻咽癌发病学机制研究为明确而稳定的科研大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鼻咽癌相关基因克隆、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理、基因工程抗体三个既有特色又相互联系的研究方向;在鼻咽癌的研究方面立足于国际上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已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以及学术特色,研究工作已处于国际前沿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肿瘤研究所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形成了阵容强大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及高水平的学术梯队。该梯队拥有教授8人,6位博士导师,他们获得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及硕士”以及国家人事部“突出贡

3、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作为良好的学术梯队,肿瘤所目前还拥有年青的副教授8位,他们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历,年青讲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已占80%。在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培养中,肿瘤研究所通过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夷好的人际关系,不断吸引来白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同时吸引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学成冋国,并委以重任。近五年来,己培养囲士牛62人,硕士生43人,战士后4人,与相关学科联合培养傅、硕士生100余人;目前在读博士后4人,博士生43人、硕士生65人。有2人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者”,2人获人事部、3人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4、,有1位醇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位關士获得全国优秀礴士论文提名奖,8位战士荣获湖南省优秀傅士论文奖,15位研究生获得湖南省第七、九、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位惮士荣获中国科协第一、二届青年科技论坛奖。使学科培养髙层次专门人才在数量上形成规模,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真正成为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肿瘤研究所建设和发展的十五年中,不断竞争性地获得国际、国内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基金,从“六•五”到“十•五”国家攻关项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

5、国家科委863高科技项目到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此外,还连续3次竞争性的获取国际合作项目,显示了强劲的科研实力和竞争能力。在多年科学研究中,肿瘤研究所围绕学科研究方向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利用海外人才优势和长期定点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美国NCI、匹茨堡大学、普渡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并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前沿性,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本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通过合作,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

6、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3项CMB基金。近年来,肿瘤研究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家发明奖(三等)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写教材和专著10余本。长期的学术积累,优秀的研究群体,优势的科研竞争力,使本学科在同类学科与领域中形成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及领先的学术地位,在国内外形成了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刑R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状况0(2^得专利□已申请专利□未申请专利□已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完成情况□研究计划EJ实验室研究□小试□中试□工业试验□产业化联络方式•项目所在院系: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技术负责人:李桂源•联系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

7、话:0731-4805446•E-mail:ligy@xysm.net内容简介: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一宜是国际研究的焦点。而利用纳米颗粒所具有的特性,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基因靶向输送与缓释是近期以来纳米牛物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热点。木项目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垂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利用纳米科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对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申报相关专利3项,且获得了1项国家专利,2个专利申请号。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