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雅艺术进校园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

ID:44282051

大小:33.0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_第1页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_第2页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_第3页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_第4页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雅艺术进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雅艺术进校园[摘要]高雅艺术与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是互为补充,甚至是相互依赖的。高雅艺术要进入校园,就必须在高校普及艺术教育,培养丰富的土壤和适合的载体,提高大学生欣赏高雅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而另一方面,高雅艺术不能继续走“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道路,应该寻找适合现代大众口味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走市场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高校音乐教育与高雅艺术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让高雅艺术在高校里真止地实现其固有的价值。[关键词]高校高雅艺术艺术教育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进一步推

2、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引领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人学生全面发展。该项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作用不明显或者说是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冃的都无可厚非,但就我国高校冃前的现状来说,此项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笔者作为基层最普通的高校音乐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对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来说,我国的高校目前还不是一块适合的土壤。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每年仅靠几场音乐会对提高大学

3、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长期缺失有关。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在李岚清同志关于高雅艺术要进大学校园的倡导下,大学的艺术教育活动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002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止式开展更加表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2003年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2001-2010)»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艺术教育开始成熟的重要标志”。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己经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不可或缺性,但是全国高校的反应却很平淡,高校艺术教育严重缺位现象依然在延续

4、。“冃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教育,非常可喜。但应该说很不均衡,而且远远不够。现在的艺术教育都是各高校公共课的教研室或由它演变成的艺术中心承担,给学生上一些公共课,而且这些公共课未见得成为必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虽然己走在了选修或者必修的道路上,但很多时候它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只是属于一种边缘课程,校方不重视、评职比人低。当然也有特例:上海交大把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牛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学校虽然没有与音乐相关的专业,但仍然聘请了十几位音乐教师,在学校内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目前学校毎年都要开设几十门文学和音乐等方面的选修课,包括文学作詁鉴赏、古典音乐鉴赏、

5、民乐欣赏等。学校还规定,所有学生必须选修2个学分的文学艺术课,凡是这类艺术课程考试不及格的一样要接受补考,几次补考不合格的一样要接受重修乃至退学的处理。但是这样的高校目前在我国只是少数,大部分高校则基本没有艺术教育这一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首先高校领导很难重视公共艺术学科建设。因为整个高校的评估体系里几乎不包含艺术教育的成分。同时,整个艺术教育体系对公共艺术教育似乎并不重视。而要改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敬而远之”的状况,显然需要整个艺术教育体系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极大支持,决不是靠轰轰烈烈的几场演出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它需要的是长期、恒久的支持。再看高雅艺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一

6、直是高雅艺术的代名词。而高雅艺术之所以遭冷落,与其孤芳自赏、忽略大众欣赏口味的变迁,以及整个社会忽视人文艺术教育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该寻找适合现代人口味的题材和表现方式。其次,必须加大高雅艺术的教育和普及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高雅文艺,仰慕高雅文艺的社会风气。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雅艺术进校园与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高校学生需要高雅艺术的教育与熏陶,另一方面高雅艺术在高校又没有适合的土壤。但是在这些矛盾中有一共同点一一艺术教育的缺失。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高校与高雅艺术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何谓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的重耍性。二、艺术

7、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教育的特殊形式,他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化,而是用艺术的多种形式对人进行素质培养、感化、熏陶,从而实现精神道德水平和人生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指艺术知识的培育教育。对于人,他还是非物质层面的精神理想的高级追求,审美的教育。美感形式的教育都是艺术教育的特征,常人所谓的美育就是对它的价值与意义的评定。”任何教育都需要载体,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而高校恰恰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最佳载体。在高校开展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