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

ID:44297659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_第1页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_第2页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_第3页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_第4页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目标及原则摘要:本文探讨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内容,目标及原则。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容目标原则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内容1.1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内容的片面观点在我国仍有不少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内容持有片面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只要会计信息系统已建成,或者已购买到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就完成了。在开发会计信息系统时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就表明整个会计电算化过程是一顶系统工程,把这一系统工程中的某一部分扩大为会计电算化的整个内容,

2、从而忽略其他的内容;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而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编程工作。这种观点不仅仅忽略了会计电算化其他内容,而且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时也抛弃了系统工程的方法;认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企业要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就必须一步到位。健全所有的子系统,甚至扩大到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忽略了会计电算化是系统工程的特点,把系统工程多步骤多阶段性简化为单一阶段,把会计信息系统多子系统的可分离性变为统一整体的不可分离性,从而也否认电算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部门的工作采用电算化,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无关。

3、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帐、算帐、报账,否认了会计信息子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片面观点,影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1.2会计电算化实施应包括的内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目标,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总目标;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划分各子系统,并确认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目标实现的阶段和步骤,以及建立各子系统先后顺序;确定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方案,以及资金来源与预算等项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包括实施人员组织、会计软件的取

4、得、硬件及环境的购置安装、系统软件的配置、新旧系统内容的转换等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由上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一个人机系统,忽略任一方面门内容,都是对会计电算化的片面队织,都会给会计电算化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2会计电算化实施的目标2.1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把复杂的记帐、结账、报帐工作交给高速的计算机处理,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由于计算机精确性和确定性,可以避免手式操作产生的误差,以达到提高财会工作效率的目的。2.2促进会

5、计职能的转变手工条件下,财会人员被繁重的手工核算工作所包围,没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通过电算化,使财会人员解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2.3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手工条件下,由于大量会计信息需要进行记录、加工、整理,需要信息者往往不可能及时得到信息,这不利于企业经营者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而电算化后的信息都可以及时已录,汇总、分析、传送,保证向企业管理者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2.4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

6、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会计工作的规范化。2.5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信息电算化的目标及任务,就是要以现代化的方法去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因而。会计电算化不仅要使会计工作本身现代化.最终目标要使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原则3.1合法性原则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有关法律制度为原则。必须遵循我

7、国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及有关法律;必须遵循财政、财务部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还要遵循本企业的财务制度,以保证机构设置的合法性,岗位分工和人员职责的合法性,操作使用的合法性,输入、输出的内部处理的合法性,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及输出信息及格式的合法性。3.2效益性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也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直接经济效益,即直接投入直接产出的效益;二是间接经济效益,即由于会计电算化而引起企业的现代化,产生的非直接经济效益。效益性原则应在以下几方面值得特别注意:(1)在系统实施前,应从经济效益,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各种约束

8、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先进行整个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以确定是否具备条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2)可行性研究要围绕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开展。评价电算化系统的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