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

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

ID:4431090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_第1页
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_第2页
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隐睾症延误治疗32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隐睾症患儿延误治疗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我附属医院接纳的32例隐睾患儿的年龄阶段、术后睾丸的发育和以后的生育能力。结果:32例患儿中,其中7岁以上12例,3~7岁18例,3岁以下2例。查体患儿阴囊发育均较正常差,甚至不发育。31位患儿接受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患儿睾丸均位置良好,较前发育有所好转,未发现有恶性变患儿。结论:部分群众对隐睾的基本知识不多,对疾病的危害重视不足,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及筛查不够有关。隐睾症延误治疗会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关键词】隐睾症;延误治疗文章编号:1009-5

2、519(2007)13-1931-02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隐睾也称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底部,而是停留在腹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睾丸位置的不正常,除了因高温影响睾丸发育之外,还容易发生肿瘤,特别是腹腔隐睾,其发生率较正常人高数十倍。因此隐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但关系到睾丸的发育和以后的生育能力,同样是预防睾丸恶性变的一个重要措施,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附属医院1998〜2005年共接纳隐睾患儿32例,其中7岁以上12例,3、7岁18例,3岁以下患儿2例。双侧隐睾1例,单侧隐睾31例(1例未找到睾丸),查体时患儿阴囊发

3、育均较正常差,其至不发育。睾丸均较正常侧或正常人小,质软,其至萎缩。有28例患儿睾丸在腹股沟处触及,4例未能触及。在不能触及的4例当中有3例在B超检查吋可探及,1例B超未能探及。除1例未查到睾丸的患儿外(拒绝探查术),其余患儿均行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患儿睾丸位置良好,较前发育明显好转,未发现有恶性变。2讨论早产儿隐睾的发病率为30%,足月儿4%,1岁0.66%,成人0.3%。足月产的隐睾患儿3个月吋70%能自然下降。早产的隐睾患儿3个月时89%能自然下降,可见睾丸随胎儿成熟而下降,生后仍然继续下降,而1岁后下降机会明显减少[1]。单侧隐睾多有局部因素,需手术治疗。有报道指

4、出2周岁的隐睾症患儿睾丸的精曲小管内在超微结构已开始出现变化,可看到线粒体的退化,胞浆内核糖核酸的消失和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内胶原纤维增多,也观察到半殖细胞内开始出现空泡。这类变化在第三年时更为明显,并有大量黏多糖的沉积,更加重了小管内的病理变化。因此认为合理的手术时机应在2周岁Z前[2]。双侧隐睾多为内分泌障碍所致,可以先行药物治疗,小儿10个月时就应内分泌治疗。对于内分泌治疗失败的双侧隐睾患儿也应于2周岁前手术。而小管和生殖细胞的发育不全和萎缩是导致以后发生恶变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手术是保障睾丸功能和防止恶性变的关键。本组患儿3岁以前手术的仅2例,延误治疗的比例非常高,必须引起足够重

5、视。随访的7岁以上患儿术后睾丸发育的大小、质地的改变与健侧相比明显差一些,而3岁以前手术的患儿,相对睾丸发育影响小,及时手术的睾丸与健侧的睾丸相差不大。延误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不认为是疾病5例,不愿意接受治疗的8例,未及时发现17例,基层医务人员误导2例。从以上统计看出未及时发现和主客观思想上不重视占的比例较大。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患儿多与双亲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有关。有很多是患儿家长偶尔看杂志后才引起注意,甚至有患儿领家长给口己看病。从延误治疗原因来看,认为群众对隐睾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对疾病的危害重视不足,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及筛查不够有关。基层医生对泌尿外科疾病的知识

6、更新较慢,还停留在多年前的卫生知识水平,对隐睾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时机不清楚。对隐睾患儿的治疗方案屮第一条就是“凡男性新生儿都需检查有无隐睾”[3]o因此对新生儿的检查对隐睾患儿能否得到及吋治疗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2001,1236.⑵梅骅•泌尿外科手术学[M].笫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61.[3]吴阶平,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03.收稿日期:2007-03-21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