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

ID:44311580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_第1页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_第2页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_第3页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体会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患者针灸后缓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诊断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9例,均行艾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研究组并给予单独针刺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缓解情况,并随访所以患者。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研究组的症状及体征评价分值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应用上给予艾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作为基础,同时行针灸治疗

2、颈椎病,疗效明显,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关键词:针灸;颈椎病;艾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临床疗效颈椎病是伴随年龄的增加而颈椎退化性脊椎病逐渐退行性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白领等长时间颈部活动减少的人群,临床称为颈椎病[1]。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椎间盘的退化而使相邻椎体的增生,可刺激或者压迫邻近的神经,导致其阻滞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临床表现主耍为颈部、肩背部、手臂不适,重者可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临床上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差异较大,针灸治疗作

3、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疗效比较确切。笔者对我院78例颈椎病患者给予艾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并给予单独针刺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缓解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78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诊断颈椎病患者,入院后所以患者经检查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版《中医病症诊断疗程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男性患者42例,女性36例;年龄区间为24〜75岁,平均年龄(44.3±5.6)岁;发病时间3周10年,平均(18.5土4.2)个月。按照是否行针灸治疗将78例患

4、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诊断标准依据根据1994年版《中医病症诊断疗程标准》中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疼痛、麻木等),肩胛冈上压痛明显,肌肉内可有条索状结节,可有上肢肌力减退,或者出现肌肉萎缩者。(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脅丛牵拉试验或者压头试验(+)[2]。X线提示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增生,颈椎弯曲消失,椎体前后缘骨赘增生,韧带钙化等作为研究对象。1.2.2鉴

5、别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急性颈椎间盘脱出、脊椎炎性病变、脊柱的骨折、恶性肿瘤等。1.3治疗方法在给予艾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作为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首先行X线或CT定位病变的部位然后根据症状选择穴位。主穴:风池、天柱、大椎、夹脊穴;椎动脉型另外加四神聪、百会、头维、太阳、三阴交、太溪、行问;神经根型另外加合谷、养老、眉井、曲池、后溪;混合型另加百会、四神聪、心俞、太冲、肝俞、胆俞[2]。治疗1个疗程10次,1次/日,完成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1.4.1观察指标临床观察指标:

6、(1)痊愈:颈部、肢体功能冋复正常,无临床症状;(2)好转:颈部、肢体功能改善接近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加重。临床有效率二治愈率+好转率。1.4.2症状与体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上肢的感觉评分0分为正常。2分为轻度减退,4分为明显减退;上肢手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变化评分0分为没有,2分为时有,4分为常有或有时严重,6分为常很严重。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软件包处理,统计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3%,两组比较有

7、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2两组症状与体征评分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症状与体征的前后变化,患者颈部、上肢的感觉、上肢手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评分见表2。3讨论颈椎病好发于屮老年人,因随年龄的增长,颈椎容易退行性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上班族在长期工作中颈椎活动减少,亦容易诱发颈椎病,导致全社会颈椎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困扰众多患者健康及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大难题。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主要包括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是以退行性变

8、为病理基础的临床功能障碍综合症,颈椎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或钙化,或者长期劳损、骨质增生,导致颈部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发。从病理上看,主要表现为颈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和应病理生理变化,比如椎体关节松动或不稳;骨刺形成;髓核脱出或突出;韧带增厚钙化和继发性的椎管狭窄等,可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如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无统一标准,包括应用药物(止痛剂、镇静剂)、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