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

ID:44320331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_第1页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_第2页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研究【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临床分析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退化性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7d,最长5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或CT示颈椎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临床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其中,椎动脉型5例,神经根型12例,交感神经型3例,混合型10例。均有椎间隙变窄,椎关节增生等病变。1.2推拿治疗第一步采取俯卧位,术者以一手掌根沿足太阳

2、膀胱经,由上至下往复揉按3-5min,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第二步取仰卧位,术者双手掌托住患者头部,以双手食指、中指向上推颈椎3〜5min,再以一手托住枕部,一手扶住下颌,在屈颈状态下牵拉颈部,同时做颈部的左右限位旋转3〜5min,要求动作缓慢柔和,不要用力过猛,本步骤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2],能达到增大椎间隙、椎间孔,解除神经根压迫的作用。第三步采取坐位,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在颈项、双肩部做揉摩、提捏、推顶3〜5min,松解软组织粘连,活动关节。1.3针灸治疗主穴:风池、颈夹脊、大椎。配穴:上肢麻木酸痛偏橈侧加曲池、手三里、合谷

3、,偏尺侧加外关、中诸;肩背酸痛加肩井、曲垣、肩外俞、天宗;下肢麻木酸软无力加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头痛头晕加印堂、太阳、天宗、合谷。操作:选穴时,根据受累神经根的不同及不同辨证分型,选取有关经脉的脸穴。针刺以提插捻转,中度刺激手法为主,年老体弱者用补法,有外伤血瘀剧痛者用泻法,每次留针15〜20min,1次/d,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d。1.4疗效标准治愈:头晕、颈部疼痛消失,叩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等均为阴性,颈椎活动度正常,可恢复工作;好转:头晕、颈部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度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变。2结果治愈17例

4、,占56%;好转11例,占37%;未愈2例,占7%。总有效率93%。3讨论3.1根据中医学理论,本病在中医学属“颈项痹证”范畴[3]。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风寒外袭,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所致。所以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作用也就是祛风散寒,调和气血,疏经通络。3.2从临床观察看,在针刺过程中,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的重要环节;针灸前耐心向患者讲解针灸的方法,操作的同时要令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患部,以提高疗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其紧张心理,空腹者嘱其先进食后再针灸,对体质虚弱、精神紧张者取卧位,尽量不采取坐位,更不能用站姿,防止

5、晕针。一旦出现晕针,要先给患者起针,再协助患者去枕平卧,轻者给服温开水,重者指掐人中、中冲穴。发生滞针嘱患者放松肌肉并留针片刻,在针刺周围按摩或再刺一针,分散其注意力,解除肌肉痉挛后出针。嘱患者改善与调整睡眠状态,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枕头,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以10cm左右为宜。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0.⑵宋正廉•孙宇.陈琪福等•颈椎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6,32(8):472.[3]杨长森,何树槐•针灸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