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ID:44321358

大小:10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0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_第1页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_第2页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_第3页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_第4页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综述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组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是由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批准的首个实施“中国ARGO计划”的启动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国际上新一代、先进的Argo剖面浮标,在西北太平洋附近海域构建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框架,使之有权利共享将在全球海洋中建成的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实时海洋观测网资料,丰富我国的海洋环境数据库,提高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家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水平和显示度,强化我国在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试验背景与设想国际ARGO计划是由美国、法国和日木等国

2、家大气、海洋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一个大型海洋观测项目。目的是要借助最新开发的一系列高新海洋技术(如Argo剖而浮标、卫星定位/通讯系统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建立一个实时、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屮、上层监测系统,以便帮助科学家了解大尺度实时海洋的变化,提高天气和海洋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天气和海洋灾害(如飓风、台风、龙卷风、冰暴、洪水和干旱,以及风暴潮、赤潮等)给人类造成的威胁。国际ARGO计划设想用5-10年时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由卫星跟踪的剖而漂流浮标(称"Argo剖而浮标”),总计为3000个

3、,组成一个庞大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以便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0-2000m.h层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浮标的漂移轨迹资料。这相当于在全球又增设了3000个类似“气球探空观测站”,将会给天气和海洋预报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来自海洋内部的资料。Argo咅I」面浮标是一种新颖的海洋观测技术。当它被海洋科学工作者投入海洋后,会自动潜入2000米深处,然后随深层海水移动并保持中性漂浮,到达预定时间(约10天)后,它又会自动上浮,并在上升过程屮利用自身携带的各种传感器进行连续剖面测量。当浮标到达海面后,通过定位与数据传输卫星

4、系统自动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再经信号转换处理后发送给浮标拥有者。浮标在海面的停留时间约需6-12小时,当全部测量数据传输完毕后,浮标会再次自动下沉到预定深度,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过程。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一个Argo浮标在海上可以连续、自动工作3-5年。至2006年3月,世界上已经有12个国家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共有23个国家和团体(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欧盟、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挪威、西班牙、新西兰、荷兰、俄罗斯、巴西、爱尔兰、毛里求斯、丹麦、智利、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已经在太平洋、印度洋

5、和大西洋等海域投放了近4500个Argo浮标,其屮有2436个仍在海上正常工作。我国于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并正在着手制定中国ARGO计划。我国将在未来5-10年内,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投放100-150个Argo浮标,以便建成我国的Argo大洋观测网,为我国海洋和天气业务化预报,以及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管理和其它海上活动等提供实时观测资料和产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成功布放了35个Argo浮标,初步构成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框架,并成为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

6、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试验内容与目标屮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于2002年正式启动。该项目委托部门为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依托部门为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牵头单位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为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项目承担单位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等。该项目作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明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

7、目标为:(-)研究内容1、Argo浮标性能可靠性检测及其海上布放利用Argos上行信号接收器等设备对引进浮标的性能进行可靠性检测,确定浮标在投放前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避免不必要的浮标资源损失。2、Argo剖面浮标与常规海洋水文仪器的比较观测(准实时)利用常规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如CTD、ADCP和实验室盐度计等)对浮标进行投放前、中、后的比较观测,为浮标资料的检验和校正采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浮标观测资料的正确性和精确度。3、Argo浮标资料的检验、校正和处理技术Argo剖面观测浮标采用循环探测技术,因其传感器容易受海水腐

8、蚀和牛物附着影响,观测精度很难保证。因此需要发展合适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检验与校正。针对不同用途的浮标数据,需开发研制实时质量控制系统(QC)和延时质量控制模式,以确保实时观测资料的质量和向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浮标数据。4、Argo浮标实时观测数据在海洋业务化预报中的应用在海温初始场的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