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

ID:44338721

大小:380.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_第1页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_第2页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_第3页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_第4页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规范练9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考点规范练第24页一、选择题(2016山东日照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2题。风成砂BtOrtlt中财須P河古林岩斷裂以*洪税呻冲枳砂、WW.砂砾沉积亚砂土、«涅岩屋沉积1.“北山嗝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图中“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相同的地质形成过程是①断裂下陷②风力沉积③风力侵蚀④河湖沉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2.C解析:第1题,图中“北山”存在明显的斷裂面,地质构造为断层,海拔

2、1200米,地势较高,为断块山。第2题,“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的古老基■岩以上均存在沉积层,可判断两地曾经地势低洼,接受沉积,两地共同的沉积层为“第三纪河湖相砂、泥岩冷结合图中明显的断裂面,两地曾经都发生过断裂下陷。(2015湖南长沙一模)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第3〜4题。3.图屮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A.G晩于BB.A早于DC.B晚于DD.C早于F4.关于该地,说法合理的是()A.如杲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选择F层相对安全B.A

3、处有可能找到的化石硕度比较大C.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偏北风比较强盛D.从②地向下钻井开采石油费用较少答案:3.B4.C解析:第3题,B、F、G为沉积岩,C为沉积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沉积物在地表形成年代最新,所以由老到新的顺序是G、B、F、C;A、D为岩浆岩,侵入岩层B,要晚于B,且D侵入到A中,说明A形成早于D;E为岩浆岩A形成中经过岩浆的高温作用变质形成的,E形成晚于A。第4题,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G层,背斜处地质结构稳定;A为岩浆岩,化

4、石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沙丘迎凤坡缓,背风坡陡,则该地可能常[导学号年盛行北风;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219501541(2015浙江台州一模)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图甲为盐丘形成示意图,图乙为盐丘上独具特色的“石芽二读图,完成第5〜6题。图甲图乙1.有关盐丘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岩层受张力作用裂开导致盐丘沿裂隙溢出B.含盐层因上覆的岩层被风化剥蚀而露出地表C.盐丘“刺穿”上覆岩层溢出后向低处流动D.受到板块碰撞的影响6“石芽”的

5、形成过程类似于()A.峰林B.冲积扇C.沙丘D.风蚀柱答案:5.A6.A解析:第5题,盐丘形成过程中岩层受到內力挤压作用,而非张力作用,因此盐丘形成过程没有受到张力作用。盐丘形成过程有可能是受到板块碰撞的影响,岩层向上拱起,同时盐丘因含盐层上覆盖的岩层被风化剥蚀而出露地表,接着盐丘“刺穿"上覆岩层溢出后向低处流动,最后形成现在盐丘的形状。第6题,从外力作用看峰林是流水侵蚀作用、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风蚀柱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石芽”是盐丘不断受天山高山冰雪融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因此与峰林相似。河中垂

6、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江南某地的小军来到图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録水面。据此完成第7〜8题。7.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污浊8•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7.D8.C解析:第7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右偏,西侧受侵蚀,堤坝更易垮塌;河中沙洲主要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受地转偏

7、向力影响,西侧受侵蚀,水更深;丁处为河流凹岸,受侵蚀強,水更污浊。第8题,丙处受沙洲阻挡,流水缓慢,更适合放置钓钩。(2015湖南怀化二模)2015年2月,蛟龙号上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的黑烟囱。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千米,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形成黑烟囱。图甲为90°经线圈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图乙为海底烟囱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生长边界(海岭、断层)图甲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图乙9•图甲中1板块为()A.太平洋板块

8、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10.可能发现黑海底烟囱的是()A.1和2板块交界地带B.3板块内部C.4板块内部答案:9.B10.AD.2和3板块交界地带解析:第9题,90°经线圈穿过的板块有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其中南极洲南北跨度最大,因此B项正确。第10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