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ID:44353937

大小:141.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長()□

2、r>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剩余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D.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A.关于自然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实践创造了认识的必要条件D.实践提供了认识的物质手段B.真理包含着客观真理D.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B.社会基本矛盾D.社会发展的规律大学学生试卷年月曰学年第学期考室题号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总分阅卷教师得分XX学院XX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3、理概论》试题A卷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70分。请保持卷面整洁,否则扣卷面1分。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客观题,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将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字母代号涂黑,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第II卷为主观题,请考生按要求作答。3.试卷不得撕拆,交卷时必须将完整试卷上交,否则扣2分。4.考生必须将本人姓名、学号、学院、班级完整填写在试题卷规定的密封栏目内。机读卡上必须填写考试科目、考生姓名、学院和班级,并用2B铅笔填涂本人学号,否则视为废卷。5.考生必须签到,否则出现遗漏概由考生本人负责。得分阅卷人第I卷分,

4、第1—20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请在机读卡上用2B铅笔将所选的字母涂黑。2、哲学長()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4、不列命题或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意识就是物质B.理在事先C.世界是观念的集合D.物是感觉的复合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6、《坛经》记载:“时

5、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理论指导的实践的关系8、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A.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B.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D.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

6、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表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C.实践沟通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10、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A.社会科学的真理不是客观真理C.对立统一的关系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社会存在C.社会实践1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步调上的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能动性D.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制约性1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B.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工具的状况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

7、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A.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D.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得分阅卷人B.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C.群众都有髙度的共产主义觉悟D.群众自己解放自己14、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人的本质的是(A.人之初,性本善C.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质在于坚信()A.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1

8、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的发展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7.任何商品都是有用的劳动产品,但是有用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在()A.满足他人需要时才能成为商品B.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时才成为商品C.成为他人的消费对象时才成为商品D.用来交换时才成为商品1&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根源在于()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B.私人

9、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