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

ID:44393542

大小:5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1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_第1页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_第2页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_第3页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_第4页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汉英公示语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译中究竟取“细颗粒”(直译)还是“粗颗粒”(意译)手法,亦须以“功用”(是否相当)及“语句”(是否通顺)为要。一例10:有时候一国文字习惯上在某种场合使用很对称的节律而另一国文字在同样场合就用完全不同的节律。比方从前英国人办沪宁铁路时候在火车里贴的通告说:随地吐痰.最为恶习。既惹人厌,又碍卫生。车站月台,尤须清洁。倘有违犯,面斥莫怪。八句。底下的英文“翻译”只说:INTHEINTERESTOFCLEAN-LINESSANDPUBLICHEALTHPASSENGERSARERE-QUESTEDTOREFRAINFROMSPITTINGINTHETRAINSORWITHI

2、NTHESTATIONPREMISES.一长句。这里头固然还带了有“文明”人教训乡下人的口气,英文就完全是对人平等的措辞,所以翻译的内容不符一半是成心的。不过中文通告上用对称的节律的确很多,而英文除了故意逗趣的通告多半都用散文的(赵元任,2002:622)。点评:英汉语言有别,汉英文化有异,“译即逆”因而难免。由本例观之,公示语之翻译并非形到义随不可,“得意忘形”有时亦不失明智之笔。从例有关吐痰.之公示语,我们联想到香港政府卫生当局曾于各地张贴过的另一则公示语:“随地吐痰乞人恨罚款一千有可能传播肺痊由此起卫生法例要遵行”。这显然是以打油诗方式教育市民,警告大众勿触犯法例。要将这首比较特别的

3、公示语忠实、通顺、传神地译为英文,即使意思准确,押韵完美,效果也恐怕会两样,因为西籍人士看了,往往以为开玩笑。若要起到原文所含之警示之效,应该可以译作:Nospitting.Maximumpenalty$1000(周兆祥,2003:47一48)。三、任重道远的译者从上文引述及分析不难看出,公示语的翻译十分考究,它对译者的要求实在不低。那么,我们的译者应怎么做才能译出地道、得体和优美的译文呢?首先,了解英汉公示语各自的语言及文体特点至为重要。据《现代实用英语例解》,英语公示语的突出特点有五:一是往往全部用大写字母,不加句点。二是字数通常都很少,最少的只有一个词。三是语言精练,常用名词、动名词

4、或名词短语。有时为了简练,冠词略而不用。四是有时使用祈使句。五是有时采用十分正式的文体(胡文仲,1987:1)。至于汉语公示语,最主要的特点当是字义浅显,文字简约,文体恰切。知道了原语和译语的特点,翻译起来便应知己知彼,灵活转换。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不妨举两则英汉公示语之译例(这或许也是一种反面着笔吧,因为本文意在探讨汉英公示语之翻译)以资说明。金圣华女士曾谈及这么一件事:1998年秋,她赴高雄参加余光中先生七十华诞及其作品研讨会,在当地一家四星级饭店,她读到这么一则“住客须知”:“在浓烟中逃生时,为避免吸入有害气体,请尽量采取低姿态逃离”。见此汉语,金教授不解,问自己“逃生为什么要采

5、取‘低姿态”,?后来看了英文,她这才明白这原来是叫人keepas10wtotlieflooraspossibletoavoidsmokeinhalation,即“俯身而行,以免吸人浓烟”(金圣华,2002:113)。金教授之“改译”已属可圈可点,可笔者后来见到他人“误引”她的译文为“俯身而行,以避浓烟”(伍立杨,2003:65),文更简约,形更对仗,意义亦无失落。类似“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的文体”(余光中语)在公示语之传译中实不在少数。再如,有这么一则英语公示语:AnyPersonnotPuttinglittel,Inthisbasket初11beliabletoa五neof£5.有

6、人认为直译作汉语“任何不把凌乱东西放人这个筐内的人将处以罚款五英镑”,“译文读者有可能对此产生误解”,遂将其改译为“任何不把凌乱的东西放人这个筐内而任意乱扔的人将处以罚款五英镑”,并说“.试译将原文省略的leavinglitterabout作了填补,准确无误地传递了原文的全部信息”(孙德玉,1997:8)。信息是否传全暂且不论,但改译文委实称不得上乘,因为“如此拗口鳖脚,呷唆含混的‘告示’,即便传达了原文的全部信息,笔者也实在不敢恭维,’(马红军,2000:24)。既为告示,就应言简意赅。试比较马红军先生之改译:废物人筐,违者罚款五镑。其次,良好的习惯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捷径。首先是随时拣拾

7、译人语中现成的等值或近似的表达法,因为它们是我们翻译中可以仿效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的鲜活的语言材料。这种事有的人做起来也许困难些,而对那些有机会(经常)到国外游学或考察的国人,应该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最近读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毛荣贵教授之新书《英语人生》时,见他这位当年已然是小有名气的学者在美国考察讲学期间即有这么一个难得的好习惯—“随身记”须臾不离,不论到哪里,只要见到有价值的英文标志、店名、广告语等,他便一个不落地抄录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