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论文)电子点火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

ID:44399817

大小:345.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_第1页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_第2页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_第3页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_第4页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论文)电子点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枪械中电子点火的应用摘要:电子点火主要采用高压高电流产生电火花的方式对设备就行点火,当其应用在枪械武器方面时具有省力少污染更稳定的特点。具有本文主要介绍电子点火的原理,几种常见的电子点火的方式及电子点火在枪械方面的应用。关键词:电子点火;枪械,金属风暴枪械起源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欧洲。世上已知授早的火枪是io乔年宋代的竹制枪管的突火枪,后来火枪制造技术传动欧洲,并经改进故终成为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的利器。枪械的发展可以说已经经历了两代,第一代为点火式,如传统的火铳;第二代具有自动或半自动的机械,如平常我们见到的冲锋枪,机枪。如今,可以说枪械已经进入到电子式时代,采用电子

2、打火,改进其至省掉发射系统。1电子点火装置1.1触点式点火装置触点式点火装置的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是靠机械方式来控制触点的开闭而断通的。触点闭合时,即控制电路有信号,初级线圈内有电流通过在线圈中产牛磁场,储存电磁能量,在触点断开瞬时,即撤去信号,电流将变为零,磁场也将为零,由于变化率很大,产主较高的反电势约300伏,根据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初级线圈的电势以次级线圈匝数与初级线圈匝数之比2约(60-100倍)被升压,因而产生25000伏左右的高压,在火花塞的电极间形成火花。触点式点火装置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1.2磁电机点火装置磁电机点火的基本原理少上血所示点火方式基本相

3、同,点火是通过其口身发电,使点火线圈的初级通以电流(交流),当电流大量通过的瞬间,触点打开产生高压。电路图见图2。个PN结,即使控制极(信号发牛器输入)的电流消失T,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在可控硅触发导通的嶙间,电容器经可控硅阳极和阴极向点火线圈初级线圈初级迅速放电,放电电流使点火线圈的磁通迅1-3晶体管式点火装置晶体管式点火装置就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作用,通断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由放大器处理控制输入信号,使电流流过晶体管的基极,以达到控制集电极电流目的。电路图如下,其中可控硅是电子开关元件,rhP型硅和N型硅组成的四层三端的半导体器件,共有三触点式点火装置的

4、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是靠机械方式来控制触点的开闭而断通的。触点闭合时,即控制电路有信号,初级线圈内有电流通过在线圈中产牛磁场,储存电磁能量,在触点断开瞬时,即撤去信号,电流将变为零,磁场也将为零,由于变化率很大,产主较高的反电势约300伏,根据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初级线圈的电势以次级线圈匝数与初级线圈匝数之比2约(60-100倍)被升压,因而产生25000伏左右的高压,在火花塞的电极间形成火花。触点式点火装置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1.2磁电机点火装置磁电机点火的基本原理少上血所示点火方式基本相同,点火是通过其口身发电,使点火线圈的初级通以电流(交流),当电流大量通过的瞬

5、间,触点打开产生高压。电路图见图2。个PN结,即使控制极(信号发牛器输入)的电流消失T,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在可控硅触发导通的嶙间,电容器经可控硅阳极和阴极向点火线圈初级线圈初级迅速放电,放电电流使点火线圈的磁通迅1-3晶体管式点火装置晶体管式点火装置就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作用,通断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由放大器处理控制输入信号,使电流流过晶体管的基极,以达到控制集电极电流目的。电路图如下,其中可控硅是电子开关元件,rhP型硅和N型硅组成的四层三端的半导体器件,共有三速发牛变化,在次级线圈次级上感应出高压电,使火花塞产生火花。电路图如图3所示。晶体管电子点火电

6、路发展至今,集成度人人增加,下面为另外一种简单的晶体管点火系统。电路屮C1、R1、VT、L1、L2为利用变压器耦合形成正反馈的口励振荡电路。电源接通时,通过R1给VT捉供一个基极电流,因此VT的集电极电流开始增加,通过L1、L2的耦合作用,在L1产生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使棊极电流进•步增加,集电极电流也更VT3AX311.5V0.47MF10V▲AVDl2CZ21C—R210MQC2()・33u卜'宁:160V3A400VC3—II—0.47MF160VSCR,VD21.4电容放电式点火装置在300-400伏左右的交流电压下,以交流电中的上半周期经

7、整流二极管半波整流后,以脉动的直流电给电解电容器充电,在卜半周期的适当时间内通过町控硅和信号线圈利用可控能,使己充电的电容器迅速向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放电,产生高电压,这就是电容放电点火。常川电路图如图5趋增加,形成强烈的正反馈,结果使VF很快进入饱和状态,这时VT的集电极电流不再增加,因而L1中感应电动势将减小,VT的皋极电流也开始减小,VT开始退出饱和区。集电极电流开始下降,在口中的感应电动势极性变化,使基极电流进一步减小,如此又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结果使VT很快进人截止状态。在L1屮感应电动势极性改变的同时,VD1开始导通,L2的能量传递给L3,待L2屮磁能消

8、耗完毕,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