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

ID:44406396

大小:9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七册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历史专题(第七册)一、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儒家学说自汉代以來一直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局,以重振礼乐制度为己仁,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汉代儒丄兼采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敷上浓郁的神学色彩。宋明理学家则将儒学提升至哲学的高度,使Z更为精致而周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与屮国传统家族制度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在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长期延续的过程屮,)儒家文化对占代屮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冇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还辐射东亚,形成

2、“儒家文化圈”,并在術方引起很人反响。1・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1)孔孟之道(C)(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发展后人习称“孔孟Z道”)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乩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创始人孔子针対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b.孔子的主张①“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②“仁”,“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仁”就是“爱人”,尤其

3、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Z,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③“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孟子继承发展儒家学说a.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局面。b.孟子的主张①孟了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徳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

4、,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①“性恶论”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2)儒学的经学化(B)乩原因(背景):①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英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②董仲舒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系统提111“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b

5、.结果:儒学在各家学说屮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b.措施:①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②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上。③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c.影响:①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位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②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C2.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

6、B)以理学形态岀现的新儒学已达到儒学发展的最高阶段a.背景:唐代中期以來,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唐宋科举制文官体制两宋商业的繁荣佛教的影响等)b.内容: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i金释。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一一理学。贡献最突出的有程颐、程颗和朱熹。c.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

7、,又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提出“明天理、灭人欲”。d..实质: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社会追求,提岀“格物致知”。e.影响:“二程”、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世人习称“程朱理学”。(2)王守仁的“致良知”:“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3•儒家文化的传播(1)辐射东亚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朝鲜、FI本等东亚国家,形成以屮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因儒学的影响尤为深远,所以也称“儒家文化圈”。二、西学东渐与近

8、代中国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源源而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冉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的思想变革山浅入深,逐次递进。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