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

ID:4442730

大小:2.3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2-01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_第1页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_第2页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_第3页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_第4页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试验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德胜钢铁集团公司钒钛磁铁精矿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试验研究中南大学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1月V项目负责人:范晓慧技术负责人:甘敏主要参加人员:范晓慧甘敏陈许玲袁礼顺姜涛李光辉白国华郭宇峰杨永斌李骞张元波黄柱成许斌朱忠平黄云松曾金林王海波尹亮李曦周阳报告编写:甘敏黄云松报告审核:范晓慧姜涛V目录前言V第1章试验研究方法11.1工艺流程11.2化学成分分析21.3铁矿物理性能检测21.3.1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21.3.2成球性能31.3.3真密度,堆密度51.4膨润土性能检测61.5高压辊磨预处理81.6造球试验

2、81.7管炉焙烧试验91.8链篦机—回转窑扩大试验101.9产品性能检测111.9.1球团矿矿相鉴定111.9.2球团矿冶金性能测定11第2章原料的物化性能142.1钒钛磁铁精矿的物化性能142.1.1钒钛磁铁精矿的化学成分142.1.2钒钛磁铁精矿的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积142.1.3钒钛磁铁精矿的成球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142.2膨润土的物化性能152.2.1膨润土的化学成分152.2.2膨润土的粒度组成152.2.3膨润土的其他物理性能162.3小结16第3章造球试验173.1膨润土种类和用量试验17V3.2造球工艺参数试验

3、173.3高压辊磨预处理对造球的影响193.3.1对铁精矿粒度的影响193.3.2对生球质量的影响203.3.3对膨润土适宜用量的影响213.3.4对造球工艺参数的影响213.4小结22第4章管炉试验234.1预热、焙烧参数试验234.2膨润土用量对预热焙烧的影响254.3高压辊磨预处理对预热焙烧的影响264.4小结27第5章扩大试验285.1干燥工艺参数试验285.1.1鼓风温度、风速和时间试验285.1.2抽风温度、风速和时间试验285.2预热和焙烧工艺参数试验295.2.1预热条件对预热球质量的影响295.2.2预热、

4、焙烧条件对焙烧球质量的影响305.3膨润土种类对预热球和焙烧球指标的影响315.4高压辊磨预处理对预热球和焙烧球指标的影响315.5小结32第6章球团矿矿相鉴定和冶金性能检测336.1球团矿的化学成分336.2球团矿的矿相鉴定336.3球团矿的冶金性能35第7章结论36V前言为四川德胜钢铁集团公司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厂的设计提供基本依据,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委托中南大学针对四川德胜钢铁公司提供的钒钛磁铁精矿开展氧化球团试验研究,以获取钒钛磁铁精矿的造球、焙烧的适宜的工艺参数及相应的产量、质量指标。自2012.11.20

5、四川德胜钢铁集团公司运送2t左右原料(1种铁矿石,2种膨润土)至中南大学起,按照合同要求开展了原料性能、造球试验、管炉试验、链篦机-回转窑扩大型试验、成品球质量检测等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和进度如下:(1)原料物化性能及造球试验研究(2012.11.20~2012.11.30)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的化学成分、粒度组成、密度、成球性能等以及膨润土的物化性能等;研究了膨润土种类及用量、造球工艺参数、高压辊磨预处理对生球质量的影响等。(2)管炉小型试验研究(2012.12.1~2012.12.5)研究了预热、焙烧条件对钒钛磁铁精矿预热

6、球、焙烧球强度的影响,以及高压辊磨预处理对球团预热、焙烧的影响。(3)链篦机-回转窑扩大型试验研究(2012.12.6~2012.12.25)在模拟链篦机-回转窑的扩大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干燥条件对生球干燥爆裂及预热球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预热、焙烧条件以及高压辊磨预处理对预热球、焙烧球质量的影响。(4)成品球矿相及冶金性能的研究(2012.12.26~2012.12.31)完成了成品球化学成分、冶金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检测分析。V四川德胜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的试验研究中南大学烧结球团研究所第1章试验研究方法1.1工艺流程本试验的小

7、型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图1-1小型试验流程图本试验的扩大试验流程图见图1-2。36四川德胜钒钛磁铁精矿氧化球团的试验研究中南大学烧结球团研究所图1-2扩大试验流程图1.2化学成分分析原料的化学成分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分析。原料中TFe、FeO、CaO、MgO、Al2O3、S含量采用容量法检测,SiO2、LOI含量采用重量法检测,TiO2、P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Na2O、K2O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标准号如表1-1所示。表1-1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检测成分单位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号TFewt%容量法GB/T6730

8、.5FeOwt%容量法GB/T6730.8SiO2wt%重量法GB/T6730.10CaOwt%容量法GB/T6730.13MgOwt%容量法GB/T6730.13Al2O3wt%容量法GB/T6730.11TiO2wt%比色法GB/T6730.22V205wt%容量法GB/T673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