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

ID:44432097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_第1页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_第2页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_第3页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_第4页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作者:肖军,杨述华,肖宝钧,孟春庆,勘武生,李鹏,李鲍【摘要】[冃的]探讨经前路胸骨劈开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1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经前路胸骨劈开行颈胸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2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经前路胸骨劈开可充分显露C7〜T4节段,可用于颈胸段脊柱疾患的治疗。【关键词】颈胸段脊柱损伤;胸骨劈开;内固

2、定对脊柱外科医师而言,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治疗位于颈胸段的骨折、肿瘤依旧是一个巨大挑战。作者于1999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了12例颈胸段脊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经前路胸骨劈开行椎体次全切除/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1〜46岁,平均32.5岁。损伤部位:C7椎体6例,C7T1椎体2例(图1),T1椎体2例,T2椎体1例,T3椎体1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屈曲压缩型5例,爆裂型5例,骨折脱位型2例。脊髓神

3、经损伤按Frankel分类,A级5例,B级4例,C级2例,D级1例。其中,新鲜骨折9例,陈旧性骨折3例。1.2治疗方法患者均行颅骨牵引,全麻下进行前路手术。作者通常选择左侧入路以减少损伤喉返神经和腔静脉的机会。切口呈一倒形(图2),横行部分平行于锁骨,向外侧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纵行部分起自横行部分的内侧止点,向下延伸过胸骨体与柄结合处,切开颈阔肌,分离推开内脏鞘与血管鞘间隙,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切断胸锁乳突肌的远侧附着点,牵开颈前肌群,骨膜下剥离锁骨内侧1/3,胸骨柄的左侧半,用线锯于内侧1/3交界处锯断并取出

4、锁骨,置入牵开器,显露椎前筋膜。术者可在C4〜T4范围内进行手术操作。常规治疗病变节段后,将先前取出锁骨修剪合适形状后植入椎间,并予前路钢板辅助固定。图1患者,男,11岁,C7陈旧性骨折并脱位,MRI提示椎管C7T1严重狭窄(略)图2手术采用经胸骨倒形切口(略)图3术后5dX线片(略)本组12例手术出血量约为250〜500ml,平均出血380ml;手术时间为100-180mine其中,减压范围为C7椎体次全切除3例,T1椎体全切除1例,C6、7椎体次全切除3例,C7T1椎体次全切除2例,T1、2、T2、3、T3、

5、4椎体次全切除各1例。1.3术后处理术后除常规处理外,患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术后24〜48h拔出引流管后,患者即可在头-颈-胸支具保护下自由活动,支具常规固定3个月。分别于术后5d内、3个月后复查X线片•(图3),以了解内固定系统位置、植骨愈合和颈胸段脊柱复位情况。2结果木组12例中,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1例出现暂吋性声咅嘶哑,系术中牵拉所致喉返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12例均获得门诊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植骨块在术后3〜4个月内融合;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无1例发生螺钉松动、脱落或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患者吞

6、咽功能基本匸常,无梗阻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A级5例,术后3例神经根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B级4例,术后恢复至C级1例,D级3例;C级2例,术后均恢复至E级;D级1例,恢复至E级。3讨论3.1颈胸段脊柱生理特点及治疗原则(1)颈胸段脊柱(C7〜T4椎节)周边组织结构复杂,前有胸骨、纵隔阻挡,还包含有臂从的分支及位于该处的血管神经主干;(2)颈胸段椎节相对C3〜6椎节活动度较小,生理弧度向后突出,脊髓损伤发生率较C3〜6椎节少见。一旦损伤,常影响稳定性,多有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压症状,预后欠佳[1]。

7、因此,颈胸段前路手术暴露较困难,植骨节段的稳定性和椎管的重建问题更为脊柱外科学界所关注。由于该节段椎管壁与硬脊膜囊前方间隙相对较窄,骨折及骨折脱位造成对颈胸段脊髓的前方压迫,而脊柱前中柱乂是维持脊柱稳定性的最主要部分,这就决定了经颈胸段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是颈胸段骨折最佳的治疗方法[2]。3.2手术入路的选择既往多采用后路手术[3],但该入路达不到椎体部分,椎管减压不彻底,而且T1〜3损伤椎体椎弓根钉的插入存在一定风险。Kaya等[1]认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3方面:(1)损伤类型;(2)损伤节段;(3)伤后经

8、历的时间。其对伴有脊髓前路受压的急性患者均采用前路途径。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则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他们认为,经胸骨上入路仅能显露到T2节段,经胸骨入路可以显露到T3节段,而胸椎旁入路则可以显露到T3以下节段。而Mulpuri等[4]认为,经胸骨入路甚至可以充分显露至T6节段。3.3完整的影像学资料是必需的颈胸段脊柱由于自身特点,常规X线片常不能清晰提示脊柱病变[3],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