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

ID:44448582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_第1页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_第2页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_第3页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肌皮穿支变异的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方法:按股前外侧皮瓣常规设计切取,发现第1肌皮穿支变异后,再重新调整原设计皮瓣进行切取移植。结果:本组8例皮瓣成活7例,部分坏死1例。随访1〜3年,下肢功能外观改善满意。结论:术者术前对该皮瓣有充分思想准备,在皮瓣设计切取考虑到肌皮穿支变异的可能性存在,术中根据病情重新调整原皮瓣,以达到顺利移植成活为目的。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穿支变异1998年3月〜2009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4例,其中8例切取皮瓣时,发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2、发出的第1肌皮动脉穿支变异,偏离正常肌皮穿支浅出点(A点)外下方4〜8cm,皮瓣经重新设计切取,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64岁;均为车祸伤。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例,足踝部撕脱后骨质外露3例,伸趾肌腱外露1例,踝关节囊外露3例。皮肤缺损范围15〜21cm,8〜12cm,蒂长12〜16cm。偏离疋常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的皮肤浅出点(A点)外下方4〜6cm7例,偏离8.0cm者1例。修复方法:患者平卧位,以受区创面动静脉蒂所在位置和皮瓣移植后吻合血管不扭曲受压为基准,选择供区股前外侧皮瓣。常规标出骼前上棘与離骨外上缘连线为皮瓣纵轴及肌皮动脉穿支

3、浅出点(A点),自腹股沟韧带上股动脉搏动处的连线为血管蒂的表面投影,再根据受区所需皮瓣大小、形状来设计。原则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第1肌皮动脉穿支的浅出点(A点),应落在皮瓣的上半部靠中点附近:皮瓣的2/3在轴线的外侧,1/3在内侧;2/3在中点的下方,1/3在中点上方。先切开皮瓣内侧缘皮肤,并向肌皮穿支浅出点(A点)至腹股沟博动点的连线延长。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在阔筋膜与肌膜之间分离皮瓣,将皮瓣向外翻起,在股外侧肌边缘向外侧寻找肌皮动脉穿支或肌间隙皮支。再于股直肌与股中间肌间隙向深面分离,牵开股直肌显露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神经束,向下分离寻找笫1肌皮动脉穿支,发现本组病例旋股外侧动

4、脉降支均口股深动脉发出后下行走4〜8cm,再向外下发出第1肌皮动脉穿支进入皮瓣。重新调整原设计皮瓣,仍以正常股前外侧皮瓣设计原则向下设计与受区要求…致的皮瓣,保留该穿支部分肌袖,继而向下寻找其他肌皮穿支。木组病例因第1肌皮动脉穿支变异较大未发现进入该皮瓣的另外肌皮穿支。再向上分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首到起始部,并把至股外侧肌的神经血管束分离出來,切开皮瓣下缘及外后缘、上缘。待受区准备好后切断结扎血管蒂,并与受区动静脉及和应神经吻合。供区中厚皮片加压荷包缝合。结果8例皮瓣,7例顺利成活,1例偏离A点8cm切取移植后部分坏死。随访1〜3年,质地颜色良好,厚薄均匀,局部无压痛,皮瓣能耐

5、磨,无局部溃疡形成,下肢功能外观改善满意。讨论徐达传[1]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作轴型血管,做成不带肌肉的游离皮瓣。从而对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肌腱、关节囊、骨外露等治疗开辟…条新途径。因该皮瓣血管恒定,血管蒂长且粗,有两条伴行静脉;可供切取皮瓣范围大,部位较隐蔽,皮瓣较薄有股外侧皮神经通过,可做成带感觉神经的皮瓣,因此该皮瓣有较广的临床使用价值,现已成为国内常用的皮瓣供区之一[2]。尽管该皮瓣血管恒定,但部分患者仍有变异存在。我院在应用此皮瓣10年过程中64例中有8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浅出点(A点)不在骼前上棘与離骨外上缘连线屮点,半径3c

6、m的范围内,而是偏离A点外下方4~8cm。所以术前有必要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其穿支是否存在,以及其位置走形,便于皮瓣设计和选择;若术前未作超声多普勒检查或无条件作该检查时,虽按常规设计皮瓣,但切取时一定要考虑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变杲的可能性。可先切开皮瓣内侧缘皮肤并向肌皮穿支浅出点至腹股沟动脉搏动点的连线延长,逐层显露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神经束及肌皮动脉穿支或肌间隙穿支,发现穿支浅出点偏离原设计皮瓣浅出点时,应重新调整皮瓣设计,否则所切取得皮瓣不能顺利移植成活。该组1例患者术中发现肌皮穿支浅出点变异偏离原A点下方8cm,准备放弄手术,但患者拒绝其他皮瓣选择,皮瓣虽经重新设计调整,术后皮

7、瓣(IScmXIOcm)上缘仍部分坏死,应汲取教训。下肢严重毁损致使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合并骨外露、关节囊损伤、伸趾肌腱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随着交通运输业发展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小腿及足部解剖学特点,创伤后极易出现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部分病例属于医源性,主要是由于医工对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的程度估计不足,勉强直接缝合,局部张力较大,伤口愈合困难所造成;当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局部皮瓣不能满足,即使用逆行小腿内侧皮瓣或外侧皮瓣亦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