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ID:44507405

大小:24.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县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8-7-411:17:55$1创创创为全面了解我县教师队伍现状,特别是教师外流状况及其対我县教育的影响,去年以來,我们对全县11个乡镇和8处县直学校教师外流悄况进行了多次调查统计,前不久,再次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摸底了解。调杏表明:我县从200()年开始岀现教师外流现象,此示呈逐年蔓延上升趋势;教帅外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帅队伍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而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最感头疼的问题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愈来

2、愈明显、愈来愈严重。所以应高度重视教师外流现彖,采取切实冇效的扌吿施,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一.我县教师外流状况根据调杏统计,我县从200()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当时以平原一屮、平原镇最为严重。从2000年到2003年,每年学期初、学年初都冇教师外流,范围由县镇学校蔓延到农村中小学,全县11个乡镇、8处县直学校共19个单位,存在教师外流现象的有11个,占58%«截止到2003年9月,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占全县在岗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其中流向县外的56人,流向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的55人,各占50%o仅一中和平原

3、镇两个单位就有63人。在111名外流教师屮,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更多的是一线屮青年骨干教师;从学历看,学士学位的9人,人学木科的34人,专科的68人,分别占8%>30.6%、61.2%;从职称看,高级教师31人,中级教师64人,分别占28%和58%;从年龄看,平均年龄31岁,垠小的24岁,最大的42岁。自98年以来,我县共冇4名省级教学能手,冃前已流失2名,另有省、市、县级优秀教师18名,省市级教研课题承担者6人。由此町见:(一)教师外流已经成为我县的普遍现象,出现时间早,发牛频率高,涉及范围广。(二)外流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

4、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正是在教学上出成果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一笔教师优势资源。(三)相对而言,我县教师流入县外的不是很多,有一半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入县内民办学校,仅流入平原师范初中部的就达41人,另外山乡锁流入县直学校或跳槽改行的也有一部分。一.教师外流原因分析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中的人才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流动。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是在不断流动屮实现的,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不断流动,能够使人才在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

5、作用,产生授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说教师的流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耍,让所有的教师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一次分配,终身不变,已经不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实际悄况。(-)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半价值观的转变。帀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來的中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早已破除了“从一而终”的传统意识,改变了那种“当了中小学教师就终牛•不能改变”的思想,把流动、跳槽、改行当作一种时尚,合则留,不合则走,另谋高就,决不在“-•棵树上吊死”。在这种情况卜S再像从前

6、那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运用行政手段禁止、堵塞,也无济于事,县教冇局于2003年初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事实上是门难以看好,人难以管好,要走的人不辞而别,想走的人留人留不住心。教师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使教师外流成为必然。(三)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近儿年來,我县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2002年乡镇教师工资上收到县以后,教师工资发放有了保障,未再出现拖欠现象。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和工资待遇鮫高的私立学校教师相比,我县教师特别是乡镇教师工资收入还

7、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县乡镇教师平均月工资5()()元,与平原师范初屮部教师平均月工资120()元有700元的差业,与县外私立学校如德州跃华、临沂双刀园等学校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更大,每月在1000元左右。而且在老师们看来,这种差距短时期内很难解决。收入低、待遇差,给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带來诸多困难。受经济利益驱动,一部分学历高、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在私立学校优厚待遇的吸引卜•便离岗外流。(四)工作环境不良,教师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某些学校在中青年教师培养这个关系教育持续发展的人问题上,不是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而是搞论资排辈,搞亲亲疏疏,诸如

8、评优选模、教师培训考核,特别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职务聘任等。一个冇理想、冇抱负的青年教师得到肯定,基本上是一个“媳妇熬婆”式的成长过程。由此导致教师工作环境不良,人际关系、干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