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栽培大球盖菇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

ID:44515869

大小:2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_第1页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_第2页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_第3页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_第4页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稻草栽培大球盖菇技术江苏蕈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屈于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蛋口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盖富含蛋口质、多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含量达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大球盖菇子实体粗蛋口含量为25.75%,粗脂肪为2.19%,粗纤维为7.99%,碳水化合物68.23%,氨基酸总量为16.72%,E/E+N及E/N比值分别为39.11%和0.64o矿质元素中磷和钾含量较高,分别为3.48%和0.82

2、%。生物活性物质中的总黄酮、总皂式及酚类的含量均大于0.1%,牛磺酸和Vc含量分别为81.5和53.lmg/100go大球盖菇对小口鼠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70%。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它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其次,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亚麻秆等)。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三,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C范围出菇,适种季节长。其四,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生产

3、成本低,营养又丰富,作为新产甜一投放市场,就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可利用当季即秋季的稻草,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营养较丰富,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稻草选用足干,新鲜的。贮存较长时间的稻草,由于吸潮和霉菌作用有些养分已被分解,并隐藏有各种的害虫,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产量。例如,球盖菇在新鲜的秸秆(麦秆)上,每平方米可以产菇12公斤,而使用上一年的秸秆每平方米只产鲜菇5公斤,而生长在陈腐秸秆上每平方米只产鲜菇1公斤。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因此,只有纯稻草栽培即可以。稻草栽培球

4、盖菇的操作程序K栽培季节选择:江苏和安徽一带可用当季或前一年稻草作基质,利用大棚或是冬闲[□栽培,在10-12月播种,3-6月份出菇。10—12月份温度开时下降,适宜播种发菌,在12月份可岀菇,保温好的大棚可在1-2月份出菇,12月份播种需在3月中下旬出菇,6月份结束。2、栽培场地选择:秋冬时期温度较低均以大棚设施栽培为主,在大棚栽培时,首先大棚需用遮阴度70%的遮阳网覆盖大棚,两边膜掀起,使大棚温度达25〜28°C;大棚先整地作畦,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整地作畦的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垄形,中

5、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0〜15厘米,8米宽做3条畦,长150厘米为宜,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若在园林里栽培,可根据园里的地形因地制宜直接在畦上建菇床,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可不翻土,将菇床建在两棵树的屮间或稍靠近畦的一侧,以便于果园管理。利用菜地大棚栽培球盖菇时,因菜地土壤有机质多,病虫害也较多,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应进行场地的消毒。在畦上和四周喷500倍的敌敌畏和百菌清,并闷棚10天达到杀虫除菌的效果。3、栽培料处理(1)稻草浸泡吸水:现收割下的稻草也需晒到半干时再浸泡。把干净水源引入水沟或水池中,不能用鱼塘的水和臭水沟的水浸泡稻草。稻

6、草先抖开,将稻草直接放入水沟或水池屮浸泡,边浸草边踩草,浸水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不同品种的稻草,浸草时间略有差别。质地较柔软的早稻草,浸草时间可短些,大约36〜40小时;晚稻草、单季稻草质地较坚实,浸草吋间需长些,大约48小吋。稻草浸水的主要目的一是让稻草充分吸足水分,二是降低基质中的pH值,三是使其变软以便于操作,且使稻草堆得更紧实。采用水池浸草,每天需换水1〜2次,保持水清洁。除直接浸泡方法外,也可以采用淋喷的方式使稻草吸足水分。具体做法是把稻草放在地面上,每天喷水2〜3次,并连续喷水6〜10天。一边喷淋一边翻动稻草,使稻草吸水均匀。短、散

7、的稻草可以采用袋或筐装起来浸泡或喷淋。对于浸泡过或淋透了的稻草,自然沥水12〜24小时,让其含水量达最适湿度70%〜75%。可以用手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一小把,将其拧紧,若草屮有水滴渗出,而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含水量适度;如果水滴连续不断线,表明含水量过高,可延长其沥水吋间。若拧紧后尚无水滴渗岀,则表明含水量偏低,必须补足水分再建堆。(2)草料预发酵处理:在白天气温高于26°C以上时,为防止建堆后草堆发酵、温度升高而影响菌丝的生长,需要进行稻草的预发酵处理。具体做法是将浸泡过或淋透的草放在较平坦的地面上,堆成宽约1.5〜2米、高1〜1.5米的长度不

8、限的草堆,要堆结实,隔3天翻一次堆,再过2〜3天即可移入栽培场建堆播种。预发酵在实际栽培中可通过分步操作结合进行,即浸透的草从水沟中捞起后即将其成堆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