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ID:44550162

大小:483.28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23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镇巴县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目录第一章总则1一、规划目的1二、规划任务1三、规划依据1四、规划范围1五、规划期限2第二章规划背景3一、镇域概况3二、土地利用现状4第三章规划目标5第四章土地用途规模结构和布局调整6一、农用地6二、建设用地7三、其他土地9四、土地整治10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1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细则11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14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7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17二、加强规划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法律意识17三、制定规划实施管理具体办法17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17

2、五、加大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管18六、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18第七章附则19附表1镇巴县泾洋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02镇巴县泾洋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213镇巴县泾洋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224镇巴县泾洋镇土地整治规划表235镇巴县泾洋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246镇巴县泾洋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257镇巴县泾洋镇规划期间各类用地平衡表26附图1、镇巴县泾洋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镇巴县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镇巴县泾洋镇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4、镇巴县泾洋镇土地整治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

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业的用地需求,充分发挥规划在土地利用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根据《镇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镇巴县泾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二、规划任务(一)落实上级规划下达任务,确定规划目标;(二)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三)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四)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五)划定土地用途区,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细则;(六)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区);(七)村土地利用控制

4、;(A)安排近期用地;(九)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三、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五)《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制图规范》(TD/T1022-2009);(七)《镇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A)镇巴县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四、规划范围规划

5、范围为辖区内小渡坝村、泾洋村、鹿子坝村、七里沟村、李家坪村、何家营村、草坝村、高桥村、捞旗河村、梨子园村、晒旗坝村等11个行政村的全部土地,土地面积180.89平方公里。五、规划期限基期年:2005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近期目标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第二章规划背景(一)自然地理泾洋镇,位于镇巴县境中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47‘13〃一107。59‘20〃,北纬32°28,29〃—32°40,52〃之间。地处巴山主脊与星子山之间,东接兴隆镇,南连小洋、泾洋镇,西邻青水乡,北靠陈家滩乡,210国道贯穿其境,是镇巴县城所在

6、地。全镇总面积180.89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呈不规则长方形。最高海拔会龙坪1967.8米,最低海拔小渡坝645米。主要河流有两条:其一是穿越镇境9公里的泾洋河,其二是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泾洋镇境内的后河。(二)社会经济泾洋镇政府驻地位于泾洋村,辖11个村,泾洋镇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旖旎,“三国”人文历史传说独具魅力。境内有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及周边森林公园,有新建的草坝万亩观光草场、七里沟茶园,有黄龙洞、黑龙洞、彪水洞、水洞子等自然景观。还有传说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大将张飞留下的遗址“捞旗河”和“晒旗坝”等。泾洋镇

7、林特产品及中药材种类繁多。有草坝万亩天然草场;有正在开发的黑虎梁森林公园;有多处天然溶洞奇观亟待开发;有茶叶、木耳、香菇、干果、金银花等土特产品;有煤、髙岭土、大理石、粘土、石灰石、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泾洋镇依托区位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靠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电视入户率达85%。以畜牧、蔬菜、茶叶、杂果为主的产业基地已具规模。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居民年均收入5470元;农民人均收入1640元。二、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8089.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5262.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62.

8、6公顷,其他土地面积2465.0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4.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