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ID:44563167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_第1页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_第2页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_第3页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_第4页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炎假瘤的发病特点,发病机理及X线表现。结果肺炎性假瘤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原因与大剂量应用及滥用抗生素有关,X线与CT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肺部恶性肿瘤相混淆。肿瘤病理切片可见炎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无恶性改变。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对诊断不明的肺部肿块应考虑手术治疗。【关键词】肺炎性假瘤;诊断;外科治疗肺炎性假瘤(pulmonaryinflammatorypseudotumor,PIP)是由非

2、特异性炎症所致的肺内瘤样病变,因伴有炎症且和感染关系密切,故称为肺炎性假瘤。其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近年来其发病冇上升趋势,易与肺癌,肺结核,肺错构瘤等相混淆。自1993年3月至2013年2月复口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共手术治疗42例PIP,现就其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问题作一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屮男35例,女7例。年龄28-73岁,屮位年龄54岁。病程2周到2年,中位病程35月,其中1〜3个月占74%(31/42)。有3例无症状作健康体检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有呼吸系统感染史38例,有咳嗽

3、32例,间断咯血或痰血3例,胸痛胸闷2例,低热2例。37例术前经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肿块未明显缩小。12X线及CT检查X线及CT检查均显示为单发占位性病变,位于右肺27例(上叶15例,中叶2例,下叶10例),左肺15例(上叶9例,下叶6例)。病灶形状:圆形28例,类圆形14例,直径最小15cm,最大直径10cm,肿块最大(10X7X6)cm,最小为(2X2X15)cm。病变边缘模糊32例,有分叶12例,有毛刺8例,合并有空洞5例。病变远端有阻塞性炎症18例,有肺不张5例。纵膈淋巴结均无明显肿大。13术前诊断木组42例

4、中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肺癌22例,可疑肺癌14例,肺良性肿瘤6例。14方法42例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胸腔镜手术例数为20例。42例病例中肺叶切除术为31例,肺楔形切除11例。术中所见:本组42例PIP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33例病变位于肺边缘,与胸壁,心包或隔肌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病变周围胸膜有程度不同增厚,呈实质性,中等硬度,肺门或纵膈冇黑色肿大淋巴结28例。对肺门淋巴结肿大或疑癌病例均作淋巴结清扫,术中冰冻切片均为反应性炎性增生。2结果本组42例病例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肺炎性假瘤,本组有1例术后并发脓胸,经胸腔冲洗,抗生素

5、应用后痊愈。本组其他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术后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讨论31发病情况从近年的发病情况看,肺炎性假瘤并不少见,近几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患者常有呼吸道感染史,仅半数有轻微肺部症状,X线检查为肺单发肿块,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病灶,手术治疗预后良好。32病因和发病机理PIP是一组病变的笼统名称,包括肺内一切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瘤样病变。关于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为止尚未明确,可能与代谢紊乱或吸入某些物质引起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有关[1]。1973年bahadori[2]就根据病灶内含有大量的浆细胞成份

6、,考虑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变态反应)有关,本组有37例(占88%)患者在发病前一年内有呼吸系统感染,有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抑制细菌牛长的同吋,也减弱了机体对病原菌的炎症反应,降低了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使病灶不能完全吸收或延迟吸收,大量纤维蛋白,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沉积,慢性演化,形成炎性假瘤[3],因此本病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有关。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也使某些病毒引起的难于短期内吸收的肺炎慢性迁延,局限机化,进而形成炎性假瘤。组织学分为乳头状瘤,纤维组织细胞瘤,浆细

7、胞肉芽肿和假性淋巴瘤[46]。33诊断特点PIP的发病有以下特点:①大多数病例有呼吸道感染史或胸内感染史,有咳嗽咳痰,血痰,胸痛等与肺癌类似的症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放射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较为困难。②病理形态主要含冇炎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一般反应性增生而无恶性改变。③病灶周围一般无卫星灶,病灶基底可广泛贴于胸膜,局部胸膜粘连增厚,但无胸水及胸痛,可有淋巴结肿大但无融合征像[7]。④预后佳,外科手术治疗后无复发转移。X线和CT特点:PIP在X线上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单发肿块,病灶人小不一,边缘清晰,密度均匀

8、,偶见斑点状钙化,可由于肉芽组织膨胀性生长压迫周I韦I的肺组织而形成假包膜,阴影边缘光整,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如果病变周围有炎症,则边缘模糊,可出现“毛刺”。若同时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有肿人,则极易误诊为肺癌。有报道[5],木病术前误诊肺癌者达793%〜842%。而肺癌密度多欠均匀,边缘不光滑,可见毛刺和切迹。PIP在CT平扫时肿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