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

ID:44570500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_第1页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_第2页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腕踝针治疗失眠34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腕踝针治疗。结果治愈26例,占76.47%;显效7例,占20.59%;有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是97.59%O结论腕踝针治疗失眠,方法简便,取点少、疗效好、见效快。是对病因、症状共同调节,治疗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感,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腕踝针,治疗,失眠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87-01失眠,又称为“不寐”、“不得眠”是

2、以经常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或睡后梦多,甚至彻夜不眠为临床特征的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疾病。失眠可导致患者精神焦虑,常伴有头昏、耳鸣、健忘、体倦神疲等一系列症状。主要是山于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神经衰弱,难以解决的困扰,意外打击,激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调。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失眠是各种原因导致心神不安,心神失养而致。其病理机制为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交]。近些年来社会竞争激烈,牛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失眠患者与日俱增。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精

3、神分裂、抑郁和焦虑等,还有可能导致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中西医学均在积极探索失眠症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中医针刺、推拿在治疗失眠症方面有显著疗效。我们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自2010年3月〜2012年10月对34例失眠患者采用腕踝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1临床资料共治疗34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的就诊患者,实验室检查和各脏器功能均无异常。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在年龄19〜64岁之间,心脾两虚型12例,占35.

4、29%;痰热内扰型9例,占26.47%;阴虚火旺型7例,占20.59%;肝郁化火型4例,占11.77%;心虚胆怯型2例,占5.88%O2治疗方法2.1以腕踝针上1进针点为主,再辨证取穴。心脾两虚型:加上2和下2进针点。痰热内扰型:加上2和下5进针点。阴虚火旺型:加上2和下5进针点。肝郁化火型:加下2和下1进针点。心虚胆怯型:加上2和下1进针点。2.2取穴方法腕踝针共有12个进针点。其中6个在腕部6个在踝部。腕部上1〜上6,位于腕横纹上两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腕部掌侧面的尺侧转到腕背部尺侧。踝部下1〜下6,6个

5、进针点位于内、外踝最高处上3横指,环绕踝部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上。±1:在尺骨侧缘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T1:踝部内侧面,靠跟腱内缘。下2:踝部内侧面,靠胫骨内侧后缘。下3:踝部内前方,胫骨前悄内侧约1厘米处。K4:踝部外侧,在胫骨前哺外删缘与腓骨前缘的屮点处。下5:踝部外,腓骨外侧后缘与腓肌腱之间凹陷中。下6:踝部外侧后方,近跟腱外缘。3操作方法选定进针点后常规消毒,取0.30mmX40mm毫针,左手用舒张或提捏押法,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挟持针柄使针体与皮肽成300角,快速刺入皮肤,

6、进皮后将针体平放,与皮肤成5度角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组织表浅的刺入一定深度,用橡皮膏固定针柄。针剌方向针尖指向头部、针刺时宜缓慢松驰,以针下有松软感为佳。针刺不应有气感和痛感,留针24小时,左右肢体的相同进针点交替使用,1日1次,7次为一疗程。4疗效标准根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失眠)⑺判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快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

7、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5结果本组34例患者按以上评定标准,痊愈26例,占76.47%;显效7例,占20.59%;有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是97.59%06讨论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精神因索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与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失调有关,即失眠为脑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的结果。中医学认为失眠症属“不寐”范畴,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思虑疲倦太过,或饱受惊恐,饮食不节,亦可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其主要病机是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神明被扰,神不守舍。病因病机较为复

8、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更作出精辟的分析:不寐症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1]。心藏神,主神明,故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但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足少阴肾经络心中,肝藏魂,主疏泄,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失眠与心、肝、脾、肾等脏腑有密切关系。睡眠由心所主,十二经脉都与心有联系,所以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