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ID:44590767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3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1页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2页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3页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4页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摘耍】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胰岛素抵抗仃R)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110例,以正常对照组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0.V1A-IR)中位数为分割点,分为两组:T2DM非IR组(DM1组)54例,T2DM伴IR组(DM2组)56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NC组)50例,分别测定血清CRP。结果DMKDM2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DM2组的血清CRP水平与DM1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增高(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CRP水平与BMI、SBP、DBP、HbAlc、LDL-C、HOMA均呈正相关(均P〈0・05-0.01),与HDL-C呈负相关(均P

2、〈0・05)o结论C反应蛋白与T2DM的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关键词】(: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机体对炎症或损伤的应答反应,主要由肝脏细胞來增加或减少它的合成量。胰岛索可阻断肝脏合成CRP,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则造成胰岛素生理活性下降,导致CRP合成增高。研究表明,慢性亚临床炎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和2型糖尿病(T2DM)有关。木文对T2DM患者血清CRP进行测定,探讨其与T2DM及IRZ间的关系。1対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T2DM患者110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

3、。男52例,女58例,平均(60.5±10・1)岁。正常对照组5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男20例,女30例,平均(61.5±10・6)岁。以上各组均排除了合并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创伤、手术、严重心力衰竭、感染、肺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1.2方法所冇对象空腹(禁食>12h)采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血清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由专人测量受试者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4、测定,Fins用放免法测定,TCH、TG用酶化学法测左,HbAlc用单克隆抗体法测泄。采用HOMA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TR),HOMA-IR=空腹血糖(mmol/L)X空腹胰岛素(mU/L)/22.5。以正常对照组[NC组,(61.5±10・6)岁]IR指数中位数3.32为参考值,将T2DM分为2组,即HOMA-IR<3.32为非IR组[即DM1组,年龄(60.1±9.9)岁];23・32为组[即DM2组,年龄⑹.8±9.2)岁]。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量资料以(x土s)表示,非正态分布变量经对数转换正态化后分析;各组间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两

5、两比较应用q检验,CRP与各指标相关性研究采JJ]Spearman相关分析。2结果2.1不同IR程度组间临床资料及血清CRP等检测结果(见表1)。与NC组相比,DM1组、DM2组的BMI、SBP、DBP、FPG、TG、HbAlc、血清CRP、均增高,HDI:C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o其中DM2组Fins、LDL-C与NC组相比,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2组相比,DM1组的FPG、TG、HbAlc、CR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年龄、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CRP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显

6、示:CRP与BMI(r=0.631,P〈0・01),SBP(r=0.486,P〈0・05),DBP(r=0.401,P<0.05),HbAlc(r=0.623,P〈0・01),LDL-C(r=0.413,P〈0・05),H0MA-IR(r=0.427,P<0.05)均呈正相关。与HCL-C呈负相关(r二-1.687,P<0.01),与TG无明显相关性。3讨论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和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

7、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近年來研究表明亚临床慢性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知,多种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儿-6)、肿瘤坏死因子(TNF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牛。这些炎性因了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尽管T2DM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TR在其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已经得到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