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ID:44595583

大小:32.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_第1页
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_第2页
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联合指标检测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5例肝硬化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1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X前清蛋白(PAX结合珠蛋白(HP)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并统计分析四种指标联合运用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TBA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TBA、PA、HP和RBP参考值分别是0~10pmol/L.250-400mg/L.0・3〜2・0g/L、25〜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

2、行检测。清晨空腹采集标本,用真空采血管于肘静脉抽取3.0ml血液,在室温下放置1h,然后用常规法离心分离出上清液等待检测,并同时检测所得的血清和标准品,在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仪器和试剂的使用说明。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都应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以t进行检验,PvO.05时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研究组患者TBA水平比对照组要高,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A、HP、RBP检测水平都比对照组低,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表1两组血清指标测定结果比较组别例数TBAPAHPRBP研究组16516.2

3、1±5.82133.64±32.60.32±0.1617.21±5.26对照组1655.46±1.86316.4±136.50.81±0.1643.51±11.233讨论肝脏属于人体最大消化腺,具有合成、分解、转化、排泄、分泌等生理功能,工作压力和病症侵袭很容易引起人体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损伤及功能障碍[2]。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变导致的慢性病,具有弥漫性、进行性,此种肝脏疾病比较常见,其主要特点是肝脏组织细胞发生坏死前提下岀现纤维化,且以纤维态包绕发生异常的肝细胞结节。它属于严重不可逆性肝脏损伤病症。尤其是发病终末期,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肾功能损伤会发

4、展成肝肾综合征,最后危及生命。血清前白蛋白(PA)分子量是6万,电泳速度比白蛋白要快,半衰期是1.9d,因为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肝脏发生疾病时,其血清前白蛋白比白蛋白更易发生变化,也更敏感,血清中其含量的变化能够敏感、及时地显示肝脏所受到的损伤。本文研究发现,肝硬化病例中血清P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而降低,证明PA能够反映早期肝脏功能损伤,其指标水平的高低和肝细胞发生损伤的程度为平行关系。肝硬化如果伴有腹腔积液,其血清当中PA水平降低的最为显著,病情越重,PA下降的也越明显,所以对血清PA进行测定,观察

5、动态变化,利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现在可以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多种多样,但是很多种方法都很难以准确反映肝脏病症,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并不高,而且很难以检测到肝硬化的早期病变。有研究表明,在肝功能发生损伤时,PA与RBP可以快速发生改变,能够快速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和肝脏代谢合成能力,具有灵敏性、特异性。本文选取了TBA、PA、HP、RBP四种血清指标进行肝硬化早期诊断:TBA可以通过综合反映肝脏细胞摄取、合成、排泄能力来确定患者肝脏受到的损伤等情况,发生病变的肝脏组织,因为清除胆汁酸性能下降,致使TBA水平增加;PA与RBP都是在肝脏当中合成的,两种指

6、标和肝脏所存有的维生素A按照1:1:1相结合,构成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PA(RRBPPA)复合物来转运Va[3],所以在肝功能出现损伤时,PA、RBP能够及时发生改变,可以迅速灵敏地显示肝脏受损程度;HP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分解,属于一项显现肝脏实质性受损程度的灵敏指标,在患者肝脏实质受到广泛损伤时,其合成HP能力下降,血清水平明显下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四种检测指标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确定肝脏合成能力,肝脏发生病变的程度,在肝硬化患者中,能够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增加预后[3],在临床检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肝硬化病情观察和转归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参考

7、文献⑴张丽娟•血清TC、ALB、PA和TBA测定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1516.[2]刘广勤•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研究•中华实用医学,2008,10(12):82.[3]潘秀贤•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总胆汁酸变化的临床意义•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4974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